苏东坡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说这几位高人,各自在其领域做到了极致,无法超越。这话在今天看来仍不算过时。拿绘画来说,虽然后世不乏大师巨匠,但从“能”这一角度出发,大抵超不过吴道子。吴道子究竟有多“能”?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唐朝名画录》里说吴道子作画时“立笔挥扫,势若风旋”。《宣和画谱》称其“落笔风生”“以气为主”。苏东坡形容吴道子“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天才型画家吴道子创作壁画的现场,气场十足,很有看头。有典故为证:
某日,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吴道子与裴将军(裴旻)、张旭相遇,裴将军准备了金帛等贵重礼物,请吴道子在东都天宫寺为离世不久的亲人作画,以祈冥福。吴道子说:“久闻将军舞剑超凡入神,请您为我舞剑一曲作为礼物吧,我观赏了您的剑技,可以启发画兴。”于是,裴将军身着黑色孝服为吴道子舞剑。舞毕,吴道子异常兴奋,有如神助,奋笔俄顷而成,又请张旭在另一面墙壁作书。围观的大臣们感慨,一日之中能睹“三绝”,眼福不浅!
吴道子生前画迹很多,仅在京都洛阳就绘制了寺观壁画多达三百余幅,宋御府收藏他的卷轴道释绘画多达百件,但遗憾的是,真迹无一流传于世。眼前的这幅《送子天王图》,据说是宋人摹本,着色很淡,近乎白描。
《送子天王图》着重叙事:第一段,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笏板的文臣、捧砚台的仙女,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第二段,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描绘释迦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虽然是异域故事,但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形象完全演变为中国画风。自在的线条张弛有度,最令人惊叹的是作者超强的造型能力。鬼神形象少有参照,令人怀疑吴道子是否曾上天入地,亲眼看见过神灵鬼魅的种种形象。史称其所画《地狱变相图》,使屠夫渔民纷纷改行向善,可见其逼真程度。
吴道子好饮酒,性情是“人来疯”。当年水涨船高,求画的人络绎不绝,皇帝只好下旨“非有诏不得画”,风光极了。他将自己的“能”发挥到极致,却也令人担心其命运凶险。因为“能”毕竟还属于才华的范畴。绘画是以心性论,淡泊宁静,方能致远。靠着绘画的技艺,由贫家子弟平步青云,吴道子难免飘飘然。在他晚年,随着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玄宗西逃,肃宗继位,作为御用画家的吴道子的得意人生也宣告结束。
老子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众人夸赞吴道子,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正是作为吴道子本人应该警惕的!但话又说回来,倘若吴道子是这样如履薄冰的性情,笔下也不会有风格如此汪洋恣肆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