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加了解国际社会,非通用语人才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外人文交流需要语言互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了解和认识一国文化的钥匙。以语言为媒介,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掌握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民族语言,有助于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不断推进各国人民的相知相亲。
其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随着众多中国企业在境外落地,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人文风俗的人才。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有助于培养一批“一带一路”建设中急需的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再次,人类和平发展需要保护语言。语言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或书面的词句,更是文化、知识和传统在世代之间得以保存和传播的载体。一种人类语言的消亡,并非仅是丧失一种交流方式,而是意味着失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越来越多的语种濒临灭绝。对一些稀缺语种进行保护性开发与运用,有助于保护世界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促进不同语言及文化的和谐共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置,非通用语一般指除英、俄、法、西、阿、德、日等7种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外语。目前,我国高校已获批开设了近百种非通用语,但很大一部分语种由于建设起步晚、师资短缺,尚无国内出版的教材可用。一些语种虽有自编教材,但教材体系不全、迭代缓慢、内容陈旧等问题普遍存在。编写一批高质量的非通用语教材,及时填补国内出版教材空白,对于加强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