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不忘山: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纪实
定 价:68 元
- 作者: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革命老根据地经济开发促进会编
- 出版时间:2023/6/1
- ISBN:9787511577566
-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296.4
- 页码:25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下山不忘山: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纪实》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回顾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筹备组织和访问活动过程,详细描述访问湖南老根据地开展活动的场景,生动地记述了受访老根据地的人物、事件,真实记录老根据地代表晋京观礼的实况,多方面体现了中央和湖南党政各级不同时期对老根据地政策扶持特殊关爱,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又一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好读本。
中国革命老根据地(也称革命老区或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它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599个县、旗、市、区(至1996年)。战争年代,老根据地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老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扎根生长的红色沃土,是人民共和国红色大厦的奠基石。一部老根据地光荣史能让我们进一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党、建军、建政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全省共有老根据县110个(含6个管理区)。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湘大地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英勇的三湘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武装斗争,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继爆发四大起义:(1)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发动,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次打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的番号),下辖三个团,分别从江西修水、安源、铜鼓出发,准备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合攻湖南省会长沙城。起义部队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部署,于9月19日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把起义军转移至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最终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2)湘南起义。1928年1月12日,在宜章县城,湘南起义部队智取宜章,拉开起义序幕,后北上郴州、耒阳,发动湘南总暴动。同年春,在敌人重兵“围剿”的情况下,朱德和陈毅等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湘南农军,开始向井冈山转移,实现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朱毛会师”。(3)桑植起义。1928年4月2日,攻占桑植县城,贺龙、周逸群、贺锦斋等领导工农革命军,创建湘鄂边和洪湖苏区。(4)平江起义。1928年7月22日在平江天岳书院发动,彭德怀和滕代远领导红五军,创建湘鄂赣苏区。形成了井冈山、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五大革命根据地。全省曾参加红军有40多万人,已查明的革命烈士近20万人,牺牲的群众有100多万人。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册上,记载着湖南人民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红色之最”:1920年8月,蔡和森致信毛泽东,“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最早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1920年秋,毛泽东等成立长沙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全国最早的党组织之一;1921年8月,毛泽东等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我党最早的干部学校;1922年1月,黄爱和庞人铨为组织领导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壮烈牺牲——中国第一批为无产阶级事业而献身的先烈;1923年9月,衡山岳北农工会成立——全国最早的农运组织之一;1925-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声势浩大,遍及城乡——党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运动之一;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光辉革命道路的启程: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带领部队到酃县(今炎陵县)水口街(今水口镇),发展6名党员,首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1927年11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全国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之一;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县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人民军队最早的军规;1928年3月,在酃县中村开展“插标分田”运动——红色苏区最早的土地革命运动;1930年7月底,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唯一攻克的省会城市,并唯一建立省苏维埃政权的中心城市;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永和成立—我军历史上最早的军事主力:1934年底至1935年秋,创建以永顺县塔卧为首府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后坚守在南方时间最长、地域最大的一块红色根据地……
湖南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曾涌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及刘少奇、任弼时,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李立三、罗亦农、李富春、李维汉、陶铸、谢觉哉、谭震林、王震、胡耀邦等。36名军事家中湘籍15位。开国将帅录上的10大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湘籍元帅;10员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员湘籍大将;57名上将中有萧克、宋任穷、杨得志、杨勇等19名湘籍上将;中将中湘籍有45名;少将中湘籍有129名。202名将星是历史赋予三湘大地的荣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强调不能忘记老根据地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1950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访问革命老区的工作。1951年7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部署,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南方和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分赴各个革命根据地慰问。毛泽东主席特地为老根据地人民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央人民政府访问团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对老根据地人民的关怀,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由内务部部长谢觉哉担任团长,分设中央老根据地(江西)、湘赣边、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川陕边、粤东、海南9个分团,下设39个分队,由中央人民政府和所属大行政区、省、专(署)及县各级政、军、民、民主党派人员组成,内有文工团、剧团和医疗队,共计8413人。
中央人民政府访间团于1951年8月上旬先后出发访间,到9月中旬基本结束。访问结束后,老根据地人民派出831名代表,随访问团抵京,参加1951年的国庆典礼,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湘鄂赣分团、湘赣边分团、湘鄂西分团从1951年8月上旬至9月中旬,访问了平江县、浏阳县(今浏阳市)、醴陵县(今醴陵市)、茶陵县、攸县、酃县(今炎陵县)、耒阳县(今耒阳市)、安仁县、郴县(今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宜章县、资兴县(今资兴市)、桂东县、汝城县、永顺县、桑植县、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龙山县、华容县、石门县、慈利县等。这次大规模的访问,使老根据地人民和干部特别是烈军工属、革命荣残军人、退休人员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密切了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与老根据地人民的联系。通过此次访问,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了解了老根据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记录了救济、优抚、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等各类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为制定老根据地扶持建设政策提供了依据。10月9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老根据地代表和战斗英雄时强调,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生活。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今后各省委、政府要关心老根据地的事,帮助老根据地人民解决一些困难。1952年1月28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成立全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各地相继成立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制定老根据地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老根据地的恢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对老根据地扶持力度,在财政资金、基础设施和科技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使老根据地建设步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区工作的意见》,2008年11月,《湖南省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出台,使全省老区扶持与开发步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区域联动促进老根据地超常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战略,高度重视支持老根据地发展,带领包括老根据地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2020年全省51个贫困老根据地县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根据地村退出贫困,贫困户全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和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70周年,湖南省革命老根据地经济开发促进会、湖南省民政厅决定编辑《下山不忘上山——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纪实》一书,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回顾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筹备组织和访问活动过程,详细描述访问湖南老根据地开展活动的场景,生动地记述了受访老根据地的人物、事件,真实记录老根据地代表晋京观礼的实况,多方面体现了中央和湖南党政各级不同时期对老根据地政策扶持特殊关爱,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又一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好读本。希望读者从书中进一步加深老根据地的红色记忆,弘扬老区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前言
第一章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综述
第一节 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始末
一、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成立背景
二、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工作总结
三、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慰问礼品发放与等级标准
四、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致老根据地人民的信
第二节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工作筹备
一、成立湖南省老根据地访问团筹备委员会
二、制订湖南省老根据地访问工作计划
第三节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湖南工作总结
一、访问分团的组成
二、访问经过
三、主要收获及存在的缺点
第二章 湘鄂赣分团访问纪实
第一节 湘鄂赣分团访问工作总结
一、湘鄂赣分团的组成
二、访问重点和方法
三、湘鄂赣分团访问工作总结
第二节 访问平江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三节 访问浏阳县
一、访问经过
二、访问团副团长兼秘书长陈再励工作报告(摘要)
三、红色故事
第四节 访问醴陵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三章 湘赣边分团访问纪实
第一节 湘赣边分团访问工作总结
一、湘赣边分团的组成
二、访问重点和方法
三、访问工作总结
四、访问工作成果
第二节 访问茶陵县
一、访问经过
二、湘赣边分团团长谭余保总结报告(摘要)
三、朱学范副团长在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四、红色故事
第三节 访问攸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四节 访问酃县(今炎陵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五节 访问耒阳县、安仁县
一、访问未阳县
二、访问安仁县
第六节 访问郴县、宜章县、资兴县、桂东县、汝城县
一、访问郴县(今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
二、访问宜章县
三、访问资兴县
四、访问桂东县
五、访问汝城县
第四章 湘鄂西分团访问纪实
第一节 湘鄂西分团访问工作总结
一、湘鄂西分团的组成
二、访问重点和方法
三、访问工作总结
四、常德小队访问工作总结
第二节 访问永顺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三节 访问桑植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四节 访问大庸县(今永定区、武陵源区)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五节 访问龙山县
一、访问经过
二、红色故事
第六节 访问华容县、石门县、慈利县
一、访问华容县
二、访问石门县
三、访问慈利县
第五章 南方老根据地人民代表团晋京观礼活动
第一节 晋京观礼代表
一、南方老根据地晋京观礼代表团团部人员一览表
二、南方老根据地晋京观礼代表团代表人数一览表
三、南方老根据地晋京观礼代表团代表分类一览表
四、湖南省国庆观礼代表名单
第二节 晋京观礼与参观活动日程
一、各老根据地人民代表抵京
二、国庆观礼代表活动日程表
三、晋京观礼侧记
第三节 参观天津、南京、上海市经过和收获
一、参观经过
二、主要收获
第四节 湖南省晋京观礼代表传达报告
第六章 湖南省老根据地扶持建设
第一节 召开全省老根据地人民暨烈军工属代表会议
一、王首道的工作报告(摘要)
二、参会代表感言催人奋进
三、这次会议取得三点成绩
第二节 老根据地的评审
一、1953年湖南老根据地和游击区的评审
二、1983-2018年全省老根据地的评审
第三节 老根据地建设机构
一、省级老根据地建设机构与任务
二、市、县级老根据地建设机构
第四节 老根据地扶持与开发
一、1950-1966年扶持
二、1979-2010年扶持与开发
三、2011-2021年扶持与开发
附录
附录一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
附录二 贯彻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
附录三 湖南省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组织暂行条例(草案)
参考文 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