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皂河本地人,是喝着大运河水、在皂河街头长大的;她的文笔非常好,用力均匀不施粉黛,悲无热泪,喜无欢笑,好像经过岁月发酵过,与大运河和古镇的气质非常搭;她的年龄在这里,应该有很多独特的阅历和积淀,她的文学创作虽起步比较晚,但极有可能厚积而薄发。
她以井喷之势,给我和我们,捧出了那么多和星星一样闪光的文字,以及那么多鲜活的人物,那么多曲折的故事,那么多美好的风物,那么多独特的习俗……
她就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叫作张择端的画师一样,用情用力、一笔一画地描绘着,然后,给我们捧出一幅属于她自己,也属于皂河,属于宿迁,属于我们大家的——“清明运河图”。
我曾经跟孝玲学姐开玩笑说:“你是我发现和培养的作者。”
没错,王孝玲是我的学姐,跟我同是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即如今的淮阴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只不过我比她晚几届。
但是,知道她是我的学姐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她是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卸任之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但是我与她从未谋面,更没有读过她写的文学作品。
所以,当有一天接到她的一篇关于家乡皂河的散文投稿时,我当时的感受简直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我并不震惊于她会写散文,要知道我可是教师出身,太知道学校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之地了,谁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没有两把刷子?写篇叙事、写景、抒情、说理的千字短文,对于很多教师,特别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语文教师来说,那不是探囊取物的事情吗?
我震惊于她一出手就写得那么自然,那么朴实,那么干净,与生活和人心的距离那么近——而且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就像一坛窖藏很久的老酒,绵软醇厚,回味无穷,完全没有一个刚“出道”的写作者冲、稚、浅、躁的通病,倒像是一位与文字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作家……
接下来,我的这种感受被接连证实了。
首先是我的一位女同事,她配合我工作,负责我们报纸文学副刊的排版和校对。她看了我签发的这篇文章之后说:“胡老师,这位王老师写得太好了,比很多作家写得还要好。”
我听了真是意外,因为我和这位同事配合好多年了,对一篇本地作者写的文章有如此高的评价,对她来说还真的并不多见。
还没完,稿件发出后,我又陆续获得了一些关于这篇稿件的反馈信息:先是我的报社同事,他们是最先阅读报纸的人,因为报纸最先送达的就是报社各部门;然后还是我的报社同事——评报老师,他们应该是阅读报纸最认真的一群人,因为评报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问题,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问题。
他们都说王孝玲的散文非常好,率真、朴实、醇厚、感人,写的都是大家记忆中似曾相识的风土人情、悲欢离合,情感拿捏得非常好,看起来淡,品起来浓,会让人产生一种洗尽铅华的岁月感和一种细水长流的亲切感。
接下来,随着报纸发行量和阅读面的逐渐扩大,我又收到了来自一些文友和热心读者的相似评价。
而就在这个时候,恰好王孝玲的另外两篇投稿也不期而至,写的依旧是她心中的家乡——皂河街上的人和事。
依旧和第一篇一样好。
读完之后,我的脑海里不由得冒出一个滚烫的词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千里大运河,半部中华史。而皂河古镇就是这半部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它因大运河而生,因大运河而兴;它有绵延四百年的悠久记忆:它有璀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它有一代代古镇人绵远不断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如果能通过文学的方式把这些挖掘出来,在我们报纸文学副刊上开设专栏陆续发表,不也是一件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添砖加瓦的好事吗?
而根据我的判断,王孝玲应该是可以担当此任的,原因如下:她是土生土长的皂河本地人,是喝着大运河水、在皂河街头长大的;她的文笔非常好,用力均匀不施粉黛,悲无热泪,喜无欢笑,好像经过岁月发酵过,与大运河和古镇的气质非常搭;她的年龄在这里,应该有很多独特的阅历和积淀,她的文学创作虽起步比较晚,但极有可能厚积而薄发。
基于这样的初衷,我马上和她建立起了联系。
也就是在此时,我才知道她是我的学姐,而且有几位共同的老师。同时,我对她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而所有这些了解,都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她,或者说是为皂河,为大运河开一个专栏的信心。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在最近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孝玲学姐一点也没有让我和我们的读者失望——甚至带给我和我们的读者意外的惊喜:她在人生起点的街巷里苦苦寻觅着,她在奔流不息的河水里苦苦打捞着,她在工作之余的时光里苦苦耕耘着。
她以井喷之势,给我和我们,捧出了那么多和星星一样闪光的文字,以及那么多鲜活的人物,那么多曲折的故事,那么多美好的风物,那么多独特的习俗……
她就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叫作张择端的画师一样,用情用力、一笔一画地描绘着,然后,给我们捧出一幅属于她自己,也属于皂河,属于宿迁,属于我们大家的——“清明运河图”。
王孝玲,江苏省青少年写作学会理事、宿迁市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江苏省宿迁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雨花》《劳动时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楚苑》《骆马湖》《宿豫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数十篇,计十余万字。
第一辑 古镇风情
留在心底的乡愁
龙祠建皂河
乡贤卢举人的人生抉择
赶庙会
古镇“阿庆嫂”
看戏
打酒
年俗
生意经
坐席
手艺人
小镇上的“铁拐李”
第二辑 枕河人家
老屋记忆
夜半笛声到客船
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