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编、共45章,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内容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理论性。本书由高校教师、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环境司法审判部门、检察部门以及应急管理行政部门、律师、仲裁员等人员参加编写,体现了较好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适合作为高等学院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环境资源法学教材,亦是一本内容丰富、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学习、工作参考书。本书**特色的是适度添加了部分密切相关学科的内容或理论,例如环境科学、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HSE管理体系、气候资源学、国土空间治理等,更好地体现了环境法学的交叉性、边缘性。
刘国涛,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现任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工程法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建设与生态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工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律师、济南仲裁委仲裁员等;涉足研究领域主要是环境资源能源法学、工程法学、自然与文化资源利用及遗产保护法学、工程哲学与伦理、科研及创新创业方法论、知识产权法学、产业法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5部;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4项;2012年,分别被山东省政法委等单位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被济南市政法委等单位评为“首届泉城十大中青年法学家”。
新时代环境资源法学发展目不暇接(代序)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环境资源法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节 科学学中的环境法学
第二节 环境教育与绿色大学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宣传与教育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宣传教育概述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宣传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第三章 环境法学的环境哲学基础
第一节 环境哲学
第二节 环境伦理
第三节 环境法学学习方法论
第四章 环境权
第一节 环境利益
第二节 环境权
第五章 环境科学导论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
第二节 生态与自然
第三节 常用环境科学知识
第六章 环境资源法学概论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生态法律关系
第七章 环境资源法体系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体系的独立性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体系的发展
第八章 环境资源标准
第一节 环境资源标准概述
第二节 环境资源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第九章 环境问题及其拓展
第一节 环境问题基础知识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传统理解
第三节 环境问题的细化与拓展
第十章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一章 环境资源基本法
第一节 基本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基本制度
第二编 规划与评价法
第十二章 规划法
第一节 规划概述
第二节 《城乡规划法》
第三节 典型问题、案例探讨导引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三节 典型问题、案例探讨导引
……
第三编 污染防治法
第四编 自然资源法
第五编 空间绿色化利用法治
第六编 区域环境法治
第七编 生产和生活环境法
第八编 事故和灾害防减法
第九编 环境资源有关部门法治
第十编 环境资源法律责任
第十一编 国际环境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