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将现代劳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制度分析的不同层面和视角,综合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
袁伦渠,山东省金乡县人,1940年12月生。1960年北京九中毕业考入北京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劳动经济系,1964年毕业后至197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办公厅工作。其间1969—1971年下放到国家劳动部在河南省创办的“五七”干校劳动。1971—1975年在铁道部丰台桥梁厂子弟学校教书。1975—1994年在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任教,其问1980年参加我国“首期社会学讲习班”,师从费孝通教授学习社会学。1988—1989年赴苏联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现为俄罗斯斟立莫斯科经济大学)劳动经济教研室留学和讲学,师从著名劳动经济学家伊万诺夫教授学习劳动经济学。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渊入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创办劳动经济系,直至2016年4月75岁退休并返聘。
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撰写10余部图书,如《中国劳动经济史》《劳动经济学概论》《现代劳动组织学》《社会保险概论》等专著.以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劳动经济学》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泽了《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等国外著作。主持国际项目“中国劳动社会保险立法的发展趋势对外资在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该研究成果报告已在美国出版;主持教育部课题“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老龄产业研究”,铁道部课题“铁路企业职工减员增效与再就业工程研究”“铁路行车主要工种教育培训制度研究”等10余项,其中不少成果获奖。在职期间,1988—2003年连续当选并担任北京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4年3月—2016年3月被聘为国务院参事,任国务院参事12年中,多次参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围绕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调研上报的10余篇参事建议均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此外兼任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教授,日本立正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中国劳动学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和中国社会保险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标
1.1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思践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2章 劳动力供给
学习目标
2.1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2.3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2.4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3章 劳动力需求
学习目标
3.1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3.2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3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4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3.5 劳动力需求弹性
3.6 非营利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4章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4.1 均衡的基本含义
4.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4.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4.4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4.5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
4.6 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求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5章 人力资本
学习目标
5.1 人力资本投资
5.2 个人教育投资决策
5.3 企业培训投资决策
5.4 企业雇佣成本与劳动力需求模型的修正
5.5 人力资本市场均衡
学思践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学习目标
6.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水平的决定
6.2 工资形式
6.3 工资差别
6.4 产业与地区工资差别
学思践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7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
学习目标
7.1 垄断条件下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7.2 工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8章 就业与宏观经济变动
学习目标
8.1 就业与失业
8.2 失业的类型
8.3 失业的度量及影响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9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学习目标
9.1 通货膨胀概述
9.2 菲利普斯曲线
9.3 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的挑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10章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与调节
学习目标
10.1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10.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
10.3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学思践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第11章 劳动关系
学习目标
11.1 劳动关系及其调整
11.2 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思践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基本训练
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