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丛》第69卷共载论文18篇,秉承本论丛业已习惯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等刑法学诸多领域。
本卷特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专栏,收录了2篇相关文章。刘天宏的实质解释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以肯定金融管理秩序的法益价值展开一文,提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益应是相关金融管理秩序,而不是公众资金安全,并以此为解释依据主张对该罪予以限缩适用。石家慧的互联网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被告人认定一文,对互联网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被告人的认定问题提出了有一定新意的见解。
本卷的其他栏目还刊载了如下优秀成果:
王鹏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基因操作技术的刑法规制一文,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背景,对基因操作技术衍生风险的刑法规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彭辅顺的国外罪数处断规定的立法技术:比较与借鉴一文,对代表性国家罪数处断规定的立法技术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相关罪数处断立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黄礼登的体系视角下对刑法上恐怖主义概念的厘清一文,从体系视角对国际公约、普通刑法、特别刑法和刑法外规范中有关恐怖主义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
阿米尔·阿塔兰等著、卢建平等译的将制造假药视为国际犯罪的原因和方式一文,分析了应将制造假药列为国际犯罪的原因,主张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主持下起草国际假药公约。
马荣春、马光远的犯罪互动中心论:犯罪学面相与刑法学启示一文,对犯罪互动中心论的犯罪学面相及其对刑法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方面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专栏〕
实质解释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以肯定金融管理秩序的法益价值展开 刘天宏
互联网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被告人认定 石家慧
〔中国刑法〕
论犯罪成立标准之下不作为犯的分类及其追诉时效的起算 赵拥军
预备行为实行化的立法限度 詹惟凯
抽象危险犯概念的再思考 柏雪淳
受虐妇女杀夫案中的出罪路径研究 丁文焯
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 曾一珩
论复数主体参与特定危险驾驶行为的类型化归责 融 昊
恶意网络爬虫行为的刑事规制及其完善 彭新林 赵 辉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基因操作技术的刑法规制 王鹏飞
〔外国刑法〕
国外罪数处断规定的立法技术:比较与借鉴 彭辅顺
〔比较刑法〕
体系视角下对刑法上恐怖主义概念的厘清 黄礼登
医师的紧急救助义务及展开 余秋莉
〔国际刑法〕
将制造假药视为国际犯罪的原因和方式[加]阿米尔·阿塔兰 罗伯·贝特 梅甘·肯德尔著 卢建平 贾一帆译
异化与规制:新型网络跨境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研究 李涵笑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犯罪互动中心论:犯罪学面相与刑法学启示 马荣春 马光远
毒品犯罪治理模式的系统省思与结构优化 张健一
常态化治理视角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检视与完善 李 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