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 研究探索金融健康建设
余文建
一、金融健康建设正当其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金融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领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征程持续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需要积极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以金融赋能促使广大微观主体更好地参与经济社会生活,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对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及民生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金融健康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久,但金融健康蕴含的理念很早就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礼记·王制》中提到的量入以为出,以及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未雨绸缪一诺千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健康的要求。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促使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并积极推进金融健康建设。2015 年,美国金融服务创新中心提出了个人金融健康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021年,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创立了金融健康工作小组,致力于在普惠金融的框架内推动金融健康工作。2022 年6 月,世界银行发布了2021 年度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首次在报告中设立专章讨论金融健康问题,反映出金融健康在全球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健康,研究部署对金融健康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金融健康定义,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对金融健康的诠释有一定差别。综合考虑各方的观点,金融健康大致包括居民日常收入基本能覆盖支出,能够应对重大意外事件等带来的财务冲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养,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自身财务目标,从而达到健康的个人财务状态。可以看出,金融健康意味着居民能够平衡日常收支,有良好的金融韧性、金融能力、金融规划,能通过储蓄、保险、信贷等金融工具应对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财务冲击,能做到诚实守信、有借有还、理性投资、风险为本,能合理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使未来的生活在财务上得到基本保障。在发展阶段上,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普惠金融主要关注金融服务有没有,而金融健康更多地关注金融服务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务有的基础上,将个体努力和外部支持相结合,不断改善金融消费者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提升其财务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金融福祉。
二、金融健康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金融健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规模,更要关注发展质量,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
安全感,这在普惠金融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促进个体层面实现金融健康。金融健康建设是个体努力和外部支持的有机结合,是个体金融需求和金融体系包容的有机结合,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调动人民力量共建的有机结合。当个体拥有较为健康的金融状态时,其所具有的融资需求能通过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较好的满足,余钱能通过投资理财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可能面临的较大风险冲击能通过保险等方式获得较强保障。总体而言,金融健康的持续改善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是促进金融健康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金融健康建设,有助于为勤劳致富营造更良好的金融环境,让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体在勤劳致富过程中不再受到金融排斥或制约,使金融成为勤劳奋斗的有力帮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民群众收入的稳步提升和生活的日益改善,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助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我国有相当规模的群体刚刚摆脱贫困,有新市民在城镇中融入时间不久,还有规模庞大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帮助这些微弱经济体实现金融健康,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和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
三是促进金融健康是增强个体行为理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发现金融消费者往往具有过度自信、反应不足、羊群效应、动物精神等非理性特征,再叠加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和不理性行为。同时,消费者由于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可以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等产品和服务缺乏认知,存在漠视甚至使用空白。同时,由于金融消费者和供给者地位不同等,金融消费者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市场逐利的特性意味着金融机构难以完全对金融消费者提供完善的保护,甚至推出了一些违背金融伦理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要求我们推进金融健康建设,其中的两个核心要义就是开展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广大民众更好地学金融、用金融和信金融,更可持续地享受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促进金融健康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微观基础。促进金融健康有助于增强个体金融韧性,是构筑宏观风险屏障的重要基石。居民个体难免遇到各类风险冲击,如果其不具备一定的金融韧性,可能被迫陷入生活和发展困境。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一些穷人在受到意外等风险冲击时,往往缺乏应对和抵御这些风险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其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恢复发展难度较大。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冲击,从一些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金融健康较好的群体即使短期受到严重冲击,也能相对有力地维持正常生活,或更快实现恢复发展。个体往往具有一定的金融脆弱性,在不利时机、不利条件和不利环境下,个体之间的金融风险容易相互传染,尤其是当经济社会中处于金融健康状态的群体占比较低时,可能形成局部性金融风险,甚至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个体金融的脆弱性较以往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快蔓延。而一旦宏观层面金融稳定受到影响,又会反过来削弱个体的金融健康水平。总体而言,金融健康与金融稳定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反,如果忽视了个体的金融健康,金融稳定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金融健康建设可从多个方面发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提升广大微观主体的金融健康水平,促进我国金融实力和水平的全面增强,更有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金融健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未来一段时期的着力点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探索构建金融健康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框架。在现有普惠金融覆盖面较广的基础上,探索谋划金融健康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路径,将金融健康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中,多管齐下推进金融健康建设。同时,还要探索完善与金融健康建设相适应的货币、财税等激励性的政策安排。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基层党组织等各界力量,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的金融健康发展氛围,为金融健康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外部支持和个体努力相结合,因地制宜促进金融健康落地见效。
二是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为居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促进金融健康的内在要求,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将金融健康理念融入产品设计,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服务全流程。使普惠金融从面向普惠群体更进一步落实到每个个体,根据每个客户的金融健康水平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支付、储蓄、保险、信贷、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与其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精读懂金融健康准匹配。同时,要将提升客户的金融健康水平作为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与金融机构自身的风控环节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与客户金融健康的双赢,更好地走出一条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之路。
三是提升消费者金融健康意识,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考虑统筹推进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建设。在金融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有效融入金融健康理念,系统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培养其科学作出财务决策和选择适当金融产品的能力,从需求侧为消费者积极追求金融健康充分赋能。同时,不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健康保驾护航。
四是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为金融健康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持续优化完善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消费者获取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完善数字金融等基础设施,探索发挥数字技术在金融健康的理念宣传、实践落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有条件的范围内探索建立个体金融健康档案。同时,可考虑将金融健康理念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中,在推进金融稳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破产等立法工作中充分考虑金融健康的要素。建立完善与金融健康要求相适应的监管规则体系,强化行为监管,打造有利于金融健康建设的良好金融生态。
五是建立健全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和诊断工具,为金融健康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指标数据对金融健康的政策制定和批量化的体检诊断至关重要,是金融健康建设的基础。可考虑探索建立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完善金融健康评价标准。可以借鉴吸收财务日记调查等微观调查方式方法,将其与普惠金融调查相结合,使其在广度和深度上相互补充,为金融健康建设提供更全面的衡量标准和客观依据。可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试点开展一段时期的金融健康跟踪调查,研究开发金融健康诊断工具,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是国内率先研究和倡导金融健康的研究机构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由CAFI 团队撰写的《读懂金融健康》一书即将付梓。本书生动通俗地展示了金融健康的理念及其国内外发展情况,对于促进全社会关注和认识金融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书中介绍的金融健康调查为我们洞悉当下我国的金融健康情况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切口和视角。书中还提出了推进金融健康建设的政策建议,值得引起重视和思考。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