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辛亥革命》卷,共8册,约350万字,初版于1957年,共收辑辛亥革命相关资料133种,包括清政府奏疏公文及革命党言论等,按时间顺序分专题收入。本书系影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本书编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史料整理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毛泽东关于 两个过程和辛亥革命的一系列论述,正是在科学整理和评估的基础上,达成关于辛亥革命的共识,确认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同时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为建构辛亥革命研究领域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奠定了最重要的史料基础。
其次,体现了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力搜集辛亥革命准备阶段及武昌起义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史料,如第三册选录陕甘民变档案、云贵民变档案,第六册选录黄钺撰《陇右光复》,第七册选录故宫博物院《蒙古起义清方档案》、邹鲁撰《新疆伊犁举义》、钟广生撰《辛亥新疆定变纪略》、故宫博物院《西藏起义清方档案》等等,展示了中华各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斗争中患难与共、相互支持的历史真实。
其三,全书选取史料形式多样,包括公文档案、函电、奏议、文集、日记、报刊、当事人回忆录、碑传以及外文资料,撰者立场不同,对所述事件和问题的看法自不一致,甚至互相对立,以及革命派宣传中强烈的反满情绪,清方记载中对党人对群众诬之为匪为贼等等,编者都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除必要时加按语外,都不予以改动。这在无论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十分关注政治安全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相当可贵的。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及本业前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奉献科学、敬业担当的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史料是历史科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许多著名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正是从研读这套大规模的辛亥革命资料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成果的基础上起步的。这种需求和效应在新一轮学习四史的热潮中势将继续延续和体现。
《辛亥革命》全八册,约350万字,本书为我社再版影印精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种,系影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共收辑辛亥革命相关资料133种,包括清政府奏疏公文及革命党言论等,按时间顺序分专题收入。时间范围为1894年至1912年,取向是以记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活动为主,全貌反映辛亥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共分八册,按时间顺序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入兴中会、自立会起义、洪全福起义、苏报案,以及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资料;第二部分收入中国同盟会、《民报》创办、萍浏澧起义、黄冈防城起义、徐锡麟和秋瑾案、镇南关起义、安庆起义、河口起义、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各地人民反清斗争的资料,以及清廷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部分资料;第三部分是反映武昌起义和各地光复的资料;第四部分收有南京临时政府、南北议和、列强与辛亥革命等资料。书末附有征引书目和参考书目。是迄今为止所有已出版的辛亥革命史料汇辑中最具核心价值、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项成果,自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首次刊行起,广受好评。 时隔六十五年后重读,诸多特色,依然熠熠。
中国史学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注册成立的全国史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学术团体。学会成立于1949年7月1日,原名为中国新史学研究会;1951年7月,举行正式成立大会,定名为中国史学会。中国史学会是中国历史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