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一定很美(代后记)
一
有一首近来很流行的歌曲,听后悲伤难抑:
我想天堂一定很美
妈妈才会一去不回
一路的风景都是否有人陪
如果天堂一定很美
我也希望妈妈不要再回
怕你看到历经沧桑的我
会掉眼泪
…………
歌词质朴无华,曲调凄婉中又有一缕激越。失去母亲的哀痛,思念母亲的忧伤,自肺腑间流淌而出,真挚深沉,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甚至落泪。
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其实也适合所有失去挚爱亲人的人。因此当它最早作为一部电视剧的插曲播出后,很快就传播开来。歌声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它唱出了他们的心声。每个人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他或她的心目中,对方可以是再也见不到的父亲母亲,也可以是其他已经天人相隔的亲人,是祖父祖母,是丈夫或妻子,是兄弟或姐妹,是恋人,是亲戚,是情同骨肉的好友。最简单的做法,是用一个你替代歌词中的妈妈,就可以指代概括所有的对象。
如果把它唱给去世的子女,当然也是适宜的。
生活充满苦难,命途坎坷颠踬,其中之大端就是失去亲人。丧亲之痛中,又有三种情形最为悲惨,通常被称为人生三大不幸,即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尤其是第三种情形,子女先于年迈的父母辞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惨绝人寰。
它最让人难以接受之处,是有悖于天地常理。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消亡有着先后次序,养育和反哺,也原本是大自然的安排,不但人类如此,动物界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垂老时有所安慰,病榻前有所寄托,这是人生悲剧性历程中的一点暖意,一抹亮色。并不指望生命在骨血的延续中获得永存,这一类念头未免虚妄可笑,但想到肉身腐朽泯灭之后,仍然有一缕最初来源于它的气息,在天地间飘荡,总是能够带来一丝慰藉。但如果连这样卑微的希望都被剥夺殆尽,心中升起的悲哀,该是何等冰冷。
因此,这种不幸遭遇带来的痛苦,大山一样厚重,夜色一样浓稠。
于是,我看到每天白天奔波忙碌、夜里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入睡的父亲;看到过每个周末坐公交车换乘几次来到远郊墓园,在女儿的墓碑前坐上一两个小时的母亲;有人不断更新孩子的微信朋友圈,借以维持住一个幻觉;有人每天给孩子写上几句话,已经连续写了多年。
支撑起所有这些行为的动力,只有一个字:爱。
二
当挚爱的儿女突然失去,谁的父母能够接受?怎么样的父母能够忍受?
法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福雷斯特,在三十岁那年,三岁的女儿波丽娜突如其来地患上了骨癌,百般救治无效,于第二年夭折,带给他巨大的悲恸和长久的思念。这样的事情让人难以面对:它令人无法理解。我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是我忠诚面对失去生命的方式。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原本以一位学者、文学评论家的职业安身立命的他,开始转向创作,试图通过写作获得面对苦难的勇气和智慧,修补自己那一颗千疮百孔的灵魂。
于是,在此后数年中,他围绕着孩子的逝去这个主题,写下多部作品。从我的第一部小说开始,我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讲述同一个主题对逝去孩子的哀悼。包括怎样去面对、怎样去消化这种哀悼,以及怎样去体验这种哀悼。每一次这样的书写,都是一种对抗和自救,是在一张吞噬的巨口面前刹住脚步。
他通过《永恒的孩子》《纸上的精灵》《然而》《一种幸福的宿命》《薛定谔之猫》等著作,构筑了一个悲伤和哀悼的世界。这些作品,有的聚焦于女儿,回忆描写了她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有的则是另外的主题和题材,甚至看上去颇为遥远,并不搭界,但在书中某一个地方,因了某一种触动,目光突兀而又自然地投向了已经化入虚空的孩子。
我想到了五代时期词人牛希济的一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句很美,反映了一种被称作移情效应的心理学现象,恋爱着的人由此物而思及彼物,深情依依。苦难产生的联想,也有着同样的甚至是更大的强度,让人努力挣脱却不可得。在福雷斯特的这些作品里,反复重现的回忆,为数众多的互文,表明了他的哀痛的深沉和持久。
福雷斯特夫妇当时还年轻,完全可以再生一个,很多人劝过他,这也是很多有过这种遭遇的人通常的做法。新生命的降临,也应该会稀释哀痛。但他没有,而是一直执拗地在文字中寄托对亡女的思念。
我把我的女儿变成了纸上可爱的小精灵。每当夜晚降临,我的办公室便成了笔墨舞台,那里正上演着关于她的故事。我画上句号,把这本书和别的书放在一起。话语帮不了什么忙,我却沉浸在梦境之中:清晨,她用欢快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奔上她的房间。她柔弱不堪却面带微笑。我们聊了些家常话。她已经不能独自下楼了。我抱起她,托起她轻飘飘的小身体。她的左臂挂在我的肩头,右臂搂住我的身体。我的脖子能感受到一只小小的光脑袋温柔的触动。我扶着楼梯,抱着她。我们再一次走下笔直的红木楼梯,走向生活。
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永恒的孩子》中结尾部分的一段话,也预告了下一部小说《纸上的精灵》的诞生。类似的场景描绘,在几部作品中都随处可见。写作的诸多意义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便是记忆。经由文字,过往的一切被留住。文字是密封罐,封存保留了生命的曾经的气息。你描写了一个场景,那个场景就成为永恒。你描写了笑容,笑容从此定格于眼前。你描写了声音,耳边于是总是缭绕起那个声音。你写了失去的孩子,那个孩子从此会在你身旁,陪伴终生。
所以,在一部研究早夭的天才诗人兰波的专著《一种幸福的宿命》中,福雷斯特这样说:我们去爱,去写作,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中遗失的那一部分继续存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面对死亡,人们总劝我们节哀顺变,和现实和解。但我拒绝安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一种抵抗,拒绝被日常生活和现实腐蚀。把过去变成一个纸上的幽灵,有了它的陪伴,我们自以为从虚无手中夺回了一点生的证明。
在《永恒的孩子》中,他引用了童话《彼得·潘》中主人公的一句话,写在女儿的墓碑上: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这一个。
他本来不想成为一名作家,是命运硬将一支笔塞到他的手里,他的写作于是成为一种哀悼诗学。在这种哀悼写作中,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无可替代的美好,被深刻地揭示和表达。
三
一个孩子就是所有的孩子,一个父亲的哀痛就是所有的哀痛。
女儿的去世,成为福雷斯特生活中的一道巨大裂缝,令他深陷其中,痛苦不堪。但同时,一份敏感的禀赋和出色的共情能力,也让他能够身在其外,俯视所有相通的痛苦。他将目光投向有着同样遭遇的人们。
在他的代表作《然而》中,这样的目光交织传递。福雷斯特自述,这是一部通过对他者生活进行时空迁移来讲述自我经历的自传体小说。他将自己藏在诗人小林一茶、作家夏目漱石以及摄影家山端庸介背后。他声称,选择这三位作家主要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孩子的死亡。
前面说过,福雷斯特最早的职业是批评家。在这部作品中,他将日本不同时期的这几位文艺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身世经历、日本文化美学传统与其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关系。但是,因为女儿的事件,他的关注产生了某些位移,目光投注到原来他也许不会留意的方面。这几个人的故事,不论是屡屡经历丧子之劫并用诗歌和小说描述痛苦,还是用镜头记录下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垂死的儿童,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内在的关联,产生了一种同频共振的效应。因此,这部作品像是一幅拼贴画,指向的是普世的哀悼。
譬如小林一茶,这位十八世纪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诗人,一生贫病潦倒,所生三男一女先后早夭。在最小的幼女死后,他哀叹:为什么我的小女儿,还没有机会品尝到人世一半的快乐?她本该像长在长青的松树上的松针一样清新、生机勃勃,为什么她却躺在垂死的病榻,身体被天花恶魔的疮伤弄得浮肿不堪?我,她的父亲,我怎能站在她身边看着她枯萎凋零,纯美之花突然间就被雨水和污泥摧残了呢?
一茶写道:她母亲趴在孩子冰冷的身体上哀号。我了解她的痛苦,但我也知道眼泪是无用的,从一座桥下流过的水一去不返,枯萎的花朵凋零不复。然而,我力所能及的都不能让我解开人与人的亲情之结。
他写下了一首成为传世杰作的俳句:
我知道这世界
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
然而
俳句作为日本独特的古典短诗样式,文字精简而意蕴隽永,让人吟味不尽。这首俳句的然而后面,应该指向什么内容,或者说补充哪些词句呢?
虽然人世短暂,但总还有一些东西让人留恋。像健康,像爱情,像大自然的美丽,乃至于一枝花朵的摇曳,一只小动物的可爱,一道美食的滋味,这些来自日语词汇的、被称为小确幸的微小但确凿的幸福感,都会令人喜悦,让晦暗的生存闪耀出一抹光彩。
思考还可以朝向另一个方向。时光如此匆促,生命如同朝露般易逝,不论是否有你,我们都会归于消亡,踪影全无。然而,有了你的陪伴,多少就会不一样。然而,却没有。孩子,你早早地离去了,将我们抛在这个世间。
这些解释,都讲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