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是弗洛伊德治疗过的著名病人少女朵拉的真名。弗洛伊德在1900年对伊达因歇斯底里引发的失语症进行了十一周的治疗,并将病例记录下来,1905 年出版了《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片段》。借由此案例增进了自己对于移情现象的研究。
身为一个女性,伊达受到的创伤在当时的社会不受到重视,促使她逐渐形成了喜怒无常、苛刻、专横的性格。在20 世纪变动不安的欧洲,家庭成员接连遭遇厄运打击,她自由叛逆的心灵如何应对种种变故……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夹杂精神分析的应用,对那个时代进行了独特的描绘。
本书讲述了弗洛伊德的著名女病人,少女朵拉即本书主人公伊达的故事。一直以来我们所熟知的少女朵拉,仅从弗洛伊德单一视角来分析、论断,而这个由当事人曾孙女所写下的故事,将一个一直无法愈合少女时代创伤的女性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原生家庭及童年创伤的阴影以及医生失败的治疗,使伊达偏执易怒、我行我素,但她也在一生的折腾中,隐隐约约地明白了当年医生对自己诊断的真意。
《伊达》故事的时间线从十九世纪末延伸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将那段历史通过一个生在富裕家庭的奥地利女性视角生动地演绎出来。伊达的哥哥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之一,曾一度有机会实现理想,但终究因为国际情势的剧烈变动导致失败,连带地伊达的家庭也逐步走向衰败,并在二战中被迫离开祖国远赴海外。从故事中后段开始,读者能够看到个性倔强的女主人公怎么以自己的勇气和坚强度过那些困难的。
《伊达》不仅聚焦于女主人公伊达,对于伊达身边人物的描绘,包括她关系不融洽的父母、造成伊达创痛的采勒卡一家、冷酷犀利的医生、一直仰望着的哥哥和他太太、没用的丈夫、心头肉儿子和儿子前后两任妻子,等等,性格都相当真实,宛如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继而对人性、心理和家族关系能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获奖记录
2019年巴伐利亚艺术促进奖
2020年意大利Adei-Wizo文学奖
著者简介
卡塔琳娜·阿德勒,德国作家,出生于慕尼黑。曾在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学习美国文学史,而后进入莱比锡的德国文学院学习。撰写的散文曾在Plumbum、EDIT和Akzente等出版物上发表,创作的戏剧曾在德累斯顿国家剧院、曼海姆国家剧院和纽伦堡国家剧院上演。著有小说《伊达》《伊格豪特》。其中《伊达》于2019 年荣获巴伐利亚艺术促进奖,2020 年荣获意大利Adei-Wizo文学奖。
译者简介
李晓旸,曾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及南京传媒学院,现为莱茵春天德语学校南京中心教学总监。始终专注两件事教学与翻译。
I
到达
手袋
肚子
孙女
II
新世纪
1901
最后的诊治
恩斯特
Ⅲ
宝贝女儿
疗养
意外生病
店里
庸医
首都
IV
周日之子
遗产
时代转折
1914
枪击
医院
休养
共和国
没落
治愈
建造
剧院
登门
V
湖畔
漆黑人影
躺椅
VI
最后的办法
首演
运动
启程
J
求婚
同志
1941
远航
VII
广播剧
委员会
怀疑
1945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