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北京社科青年学者文库,全书共分为7章,深入阐释和分析了马克思与斯密价值理论的根本特征及其理论实质的差异,认为其突出体现在两者关于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割等方面的理解上。全书共分为7章,对斯密与马克思价值理论从哲学基础、价值生产和价值规定理论、价值再生产理论、价值分割和价值分配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的当代启示进行了分析。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回应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误读,从而激发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10
1.3 研究方法 25
1.4 本书结构与创新之处 25
第2章 斯密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比较 29
2.1 “孤立的个人”:斯密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 29
2.2 “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 54
第3章 斯密与马克思关于价值生产和价值规定理论的比较 70
3.1 斯密的价值生产和价值规定理论 71
3.2 马克思的价值生产和价值规定理论 85
第4章 斯密与马克思关于价值再生产理论的比较 114
4.1 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 115
4.2 生产关系再生产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实质 124
第5章 斯密与马克思关于价值分割和价值分配理论的比较 139
5.1 资本逻辑下斯密关于利润与工资之间关系的研究 139
5.2 劳动逻辑下马克思关于利润与工资之间关系的研究 156
第6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的当代启示 176
6.1 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的理论意义 176
6.2 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的实践意义 184
第7章 结语 190
参考文献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