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十八讲,从金词的渊源与分期、创作形态和群体特征、词学观念、历史地位及金代音乐文化与金词的词乐等七个方面对金词做了全面地、系统地梳理。具体内容包括:在前人和今人研究金词的基础上理解金词;金词与北宋词、南宋词的关系及与元词的切割;三种创作形态等。
王昊(1967.11.7—2020.7.21),祖籍河北省乐亭县,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辽金元文学研究及中国曲体文学研究。
引言
什么是金词?怎样理解金词?
第一讲 在前人和今人研究金词的基础上理解金词
第二讲 在文化建构文学史观下理解金词
第三讲 在金元词分观即金词本位视角下理解金词
附:金词研究参考书目
金词的渊源与分期
第四讲 金词与北宋词、南宋词的关系及与元词的切割
第五讲 金词的分期
金词的创作形态和群体特征
第六讲 三种创作形态
第七讲 文人词的群体特征
第八讲 文人俗词(道士词)的群体特征
金词的双向传播与接受
第九讲 南北词坛的互动
第十讲 宋词(包括民间词体)在金朝的传播与特征
第十一讲 金词的南向回传及宋金词“双向传播”
金代的音乐文化与金词的词乐
第十二讲 金代的音乐文化
第十三讲 金代的词乐、词调
金人的词学观念
第十四讲 金人词学观念概观
第十五讲 雅正与尊情
金词的历史地位
第十六讲 审美理性与北派风格
第十七讲 “词曲递变”中作为北方路径发生环节的金词
第十八讲 金词是南北方音乐文化、文学传统再次融合的产物
结语 关于金词研究的九个观点
先师讲稿整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