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创新诊疗将成为麻醉学新的亚学科
从有文字记载的三国时期华佗先生的麻沸散,到1846年麻省总医院现代麻醉学
标志性事件乙醚麻醉表演,不难看出,麻醉的初心都是为手术提供镇痛。不幸的是,
在征服疼痛的同时,总会伴随高发的麻醉相关死亡率和并发症,尤其在麻醉学发展的
第二个阶段,麻醉学家们实际是为麻醉安全而战。我们知道,防止缺氧是围麻醉期最
主要的工作目标,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广泛普及,围
麻醉期心脏骤停发生率和麻醉相关死亡率才显著降低。脉搏氧饱和度反映机体缺氧是
一个渐进或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得麻醉医生能更早发现缺氧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
避免灾难性后果,毋庸置疑,对于深肤色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更显示出特殊的
优势。另一方面,麻醉新设备、新药物的使用,加之模拟训练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引
入,将麻醉相关死亡率大幅降低,20世纪90年代约为二十万分之一,目前约百万分
之一;当今麻醉安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麻醉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后,麻醉学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舒适医疗中,舒适医疗不
仅局限在围手术期,实际上已经延伸到非手术患者镇痛、镇静、恶心呕吐的治疗,分
娩镇痛、癌痛控制、无痛胃肠镜、牙科镇静镇痛,甚至幽闭症患者接受影像检查的镇
静等都属于这种场景。记得1997年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工作时,陪同
著名麻醉学家刘进教授接受新华社首席记者朱幼棣先生采访时,说过一句富有远见的
话:由于麻醉医生参与不足,中国百姓正在经历着本可避免的痛苦,当时偌大的首
都北京找不到一家可以做无痛肠镜的医院。庆幸的是,目前舒适医疗在我国已经形成
相当规模并迅速发展。而另外一批麻醉医生科学家们则把兴趣转向麻醉后患者的心、
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管理,包括,甚至对手术后患者寿命的影响。舒适医疗和
麻醉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构成麻醉学的第三和第四个阶段,实际上这两个阶段很难
严格区分,基本是同期重叠的。
麻醉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可以定义为麻醉学原理和技术治疗疑难病。虽然很早就
有前辈们尝试利用麻醉学原理治疗疑难病,但基本处于零星和散在行为,那时的主要
关注点是疼痛治疗和危重症患者的管理,遗憾的是对医学和社会关注的疑难病诊疗并
未形成气候。究其原因,除当时麻醉学界的认知水平外,他们所处时代和环境,包括
观念,医院管理,法律法规,甚至麻醉医生短缺等因素都严重地限制这一亚学科的发
展。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大幅增长,以及
我国数届麻醉学领袖的创新意识和国际眼光,从认知、舆论、政策法规到实际运作,
都为麻醉创新诊疗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3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新一届
主任委员俞卫峰教授,组织成立了麻醉创新诊疗学组,更是标志着我国麻醉创新诊疗
学亚学科的诞生,并走在世界的前列。总之,我们有幸处于盛世之下麻醉创新诊疗学
亚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大有作为。
麻醉对外科发展的重要性早已为人熟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自传中谈到自己经
历冠脉搭桥手术时,说他对麻醉的感觉是灵魂出窍。的确,麻醉医生的工作让患
者有死去活来感觉,可谓行走于阴阳之间的感受。统计表明,在大型医学中心至
少有一半患者要经过麻醉科医生诊治,现代医学没有人敢言麻醉不重要,然而奇怪的
是,长期以来,我国麻醉学的学科地位,麻醉医生在医学和社会的地位及话语权都不
尽如人意,形成这种局面固然与我国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即使在现代麻醉学发
祥地的美国,也同样有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典型的例子是历史上麻醉学界只疼痛医
学之父约翰·伯尼卡(John Bonica)与心肺复苏之父彼得·沙法(Peter Safar)曾获
得过美国年度最佳医生(best physicians)荣誉,而有麻醉学教父美称的鲁夫·沃特
斯(Ruf Waters)未曾有过如此殊荣,要知道Waters是美国第一个成为大学教授的麻
醉医生,他率先建立现代麻醉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而且有多项重要麻醉技术
发明,是公认的国际麻醉学巨匠,造成这一反差的重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麻醉医生的工
作局限在手术室内,而Bonica和Safar用他们的执着,成功地将手术室的麻醉学原理
和技术用于手术室外的更多受众,受到更广泛关注和尊重,获得最佳医生荣誉自在情
理之中。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也应避免孤芳自赏,警惕故步自封。只有积极坚持解放思
想,锲而不舍地上下求索,通过积极救治疑难病患者并揭示其机制,我们一定会得到
更广泛的承认、尊重和支持。
创新是本书的主线,我们不仅介绍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慢性失眠的全神经损
伤新学说,还提出肠道可能是人类第二个肺的推测。这些创新理论不仅有助于读者理
解创新诊疗的来龙去脉,也有利于读者举一反三,自己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甚至开展
创新工作。临床部分的内容基本属于麻醉学三要素范畴,即通过镇静、镇痛和肌肉松
弛来诊断和治疗疑难病。睡眠滴定用于慢性失眠的鉴别诊断,病人自控睡眠,改良的
电休克再升级,膈肌松弛治疗顽固性呃逆,三氧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慢性盆
腔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都属于原创性极强的创新诊疗方法,具有临床技术先进性
和优良的临床效果,特别是远期疗效更好。
我们给本书取名为麻醉创新诊疗来取代麻醉治疗,如果不经过创新,用
于手术麻醉本身治疗疾病的功效有限,麻醉学原理和技术治疗疾病需要创新;另一方
XI
面,疾病治疗诊断先行,自古就有治病容易断病难的谚语;更有意义的是,我们
在从事麻醉创新诊治失眠障碍时,意外发现仿生睡眠滴定可以快速精确地诊断出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宁腿综合征,麻醉医生在诊断领域的这项贡献让我们始料不及;
此外,传统麻醉学更倾向于护理学的管理模式,因此用使用麻醉创新诊疗一词不
仅可以更客观反映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可以引起麻醉医生对诊断的重视,避免重蹈传
统麻醉学之辙。
麻醉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多学科知识,并掌握以气管插管、神经和血管穿刺术
为代表的介入医学技能。但我认为麻醉医生的最大优势是个性化医疗的典范,因
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医生(包括重症医学)能像麻醉医生一样,在围麻醉期时时刻
刻守候在患者身旁,并密切监测和调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不断进行诊断、鉴别诊
断、修正诊断、并采取相应处置。我们在从事疼痛、失眠、抑郁等疾病创新治疗时,
深刻体验到麻醉医生的个性化医疗在创新诊疗过程无与伦比的优势。毋庸置疑,麻醉
医生也有自己先天缺陷,那就是对慢性疾病临床表现评价经验不足。为方便广大读
者,我们在本书的最后附上精神、神经、骨关节疾病等国际评价标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在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麻
醉科工作,刘进主任给过我一个命题:麻醉医生到底能不能治好一个病?这一命题引
导我和我的同事及学生们,以极大勇气从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慢性盆
腔痛、股骨头坏死和顽固性失眠等疑难病的创新诊疗和理论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
际和国内权威医学期刊上,更难得的是,睡眠滴定研究让麻醉医生意外发现失眠障碍
快速诊断新方法,显示麻醉医生在诊断领域也能有所作为。我们通过培养进修生和举
办学习班,已经为全国各地培养了300余名麻醉创新诊疗人才,通过他们星火燎原的
麻醉创新诊疗工作来推广麻醉创新理念和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思考到初见成效,历经了近三十个春秋,而本书作者
写作也耗时三年有余。在著作即将出版之际,我是否可以这样回答刘进之问:我
们超额完成了任务!
2024年3月2日初稿于高铁,
7日润色于空中
前 言
第一篇 麻醉创新诊疗理论创新
第一章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新学说:全神经损伤 003
第一节 概述 003
第二节 疼痛医学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004
第三节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现状 004
第四节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导致全神经损伤 005
第五节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与全神经损伤 009
第六节 全神经损伤学说 011
第二章 慢性睡眠障碍新学说:全神经损伤 014
第一节 概述 014
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机制 015
第三节 全神经损伤学说 017
第四节 总结 023
第三章 肠道可能是人体第二个肺 027
第一节 肠道的呼吸潜力 027
第二节 直肠三氧灌注的疗效 028
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肺部疾病 029
第二篇 睡眠障碍
第四章 药物诱导睡眠滴定 035
第一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 035
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 036
第三节 睡眠滴定概述 037
第四节 睡眠滴定常用药物 038
第五节 睡眠滴定中的监测 040
第六节 睡眠滴定的临床应用 041
第五章 麻醉原理用于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046
第六章 多模式睡眠:慢性失眠麻醉创新诊疗方案 057
第一节 背景 057
第二节 流行病学 057
第三节 睡眠障碍发病机制 058
第四节 失眠的传统治疗 059
第五节 麻醉学原理治疗失眠初探 060
第六节 多模式睡眠 061
第七章 麻醉创新诊治失眠新概念:病人自控睡眠 065
第一节 背景 065
第二节 右美托咪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065
第三节 病人自控睡眠的药代学原理 066
第四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067
第五节 治疗过程 068
第六节 注意事项 069
第七节 典型病例分享 069
第三篇 疼痛治疗
第八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075
第一节 概述 075
第二节 发病机制 075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076
第四节 治疗 077
第九章 三叉神经痛 084
第一节 流行病学 084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08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08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085
第五节 传统治疗方法 086
第六节 创新性两弹一调控理论 088
第七节 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 092
第十章 骨坏死 102
第一节 股骨头坏死 102
第二节 距骨骨坏死 111
第十一章 慢性盆腔痛 116
第一节 慢性盆腔痛的流行病学 116
第二节 发病病因 116
第三节 慢性盆腔痛的病理生理学 119
第四节 慢性盆腔痛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120
第五节 辅助检查及诊断 120
第六节 治疗 121
第四篇 非疼痛类疾病
第十二章 麻醉创新治疗抑郁症 131
第一节 抑郁症概述 131
第二节 抑郁症的常规治疗 134
第三节 改良电休克治疗抑郁症 136
第四节 氯胺酮类的抗抑郁作用 137
第五节 东莨菪碱抗抑郁作用 141
第六节 笑气、丙泊酚等麻醉药的抗抑郁作用 143
第七节 麻醉技术与麻醉药物抗抑郁作用总结 146
第十三章 银屑病 150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5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51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52
第四节 治疗 153
第五节 银屑病患者的麻醉与镇痛 155
第十四章 丙泊酚成瘾的麻醉创新诊疗 158
第一节 丙泊酚的药理学特点 158
第二节 丙泊酚成瘾机制研究进展 159
第三节 丙泊酚成瘾的临床特点 160
第四节 丙泊酚成瘾的治疗 161
第十五章 麻醉创新诊疗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的磁共振检查 166
第十六章 麻醉创新诊疗治疗精神分裂症 171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71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72
第三节 治疗 173
第十七章 麻醉创新诊治儿童孤独症 180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8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8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83
第四节 治疗 186
第十八章 过敏性鼻炎 190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90
第二节 发病机制 190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92
第四节 检查与检验 192
第五节 临床诊断 193
第六节 治疗 194
第十九章 麻醉创新治疗咽反射敏感症 202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20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03
第三节 治疗 205
第四节 麻醉创新治疗咽反射敏感症病例介绍病人自控镇静的新应用 208
第五篇 麻醉创新诊疗病案集
第二十章 全身麻醉下安慰性手术治疗躯体化障碍 213
第二十一章 特殊型三叉神经痛的麻醉创新诊疗 217
第二十二章 抗抑郁治疗新进展 224
第一节 快速抗抑郁干预无效的自杀意念 224
第二节 超快速抗抑郁治疗产后抑郁伴严重自杀倾向 227
第三节 超级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230
第二十三章 麻醉原理治疗突发性耳聋 234
第二十四章 麻醉创新治疗顽固性呃逆 239
第二十五章 睡眠认知障碍 243
第二十六章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强迫症控制后难治性睡眠障碍的麻醉创新诊疗 248
第六篇 麻醉创新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第二十七章 麻醉创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 259
第二十八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贫血 266
第二十九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急性认知功能障碍 269
第三十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74
第三十一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味觉障碍 278
第七篇 麻醉创新诊疗疑难病流程
第三十二章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入院流程 285
第三十三章 睡眠障碍的诊疗流程 287
第三十四章 股骨头坏死患者入院流程 292
第三十五章 麻醉创新诊疗日间手术流程 293
第三十六章 麻醉医师从事疾病诊疗的优势与不足 296
第八篇 常用测试量表
第三十七章 焦虑量表 301
第一节 焦虑自评量表 301
第二节 贝克焦虑量表 302
第三节 广泛焦虑量表 302
第四节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303
第五节 医院焦虑量表 304
第三十八章 睡眠量表 307
第一节 艾普沃斯嗜睡量表 307
第二节 STOP和STOP-BANG量表 307
第三节 阿森斯失眠量表 308
第四节 改良柏林量表 308
第五节 多导睡眠监测标准 310
第六节 国际不宁腿评定量表 312
第七节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筛查量表 314
第八节 慕尼黑时间型问卷 314
第九节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17
第十节 清晨型夜晚型量表 319
第十一节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 322
第十二节 睡眠信度与态度问卷 323
第十三节 体动记录仪的工作原理 325
第十四节 睡眠质量量表 325
第十五节 斯坦福嗜睡程度量表 326
第三十九章 抑郁量表 328
第一节 抑郁自评量表 328
第二节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329
第三节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331
第四节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334
第五节 老年抑郁量表 335
第六节 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 336
第七节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38
第八节 9项患者健康问卷 344
第四十章 面神经功能评估量表 347
第四十一章 过敏性鼻炎相关评分 349
第九篇 进修生感言
第四十二章 进修生感言 355
风筝不断线,赴潍医附院学习归来有感 355
鸢都梦开始的地方 360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365
做有温度的医者 369
向阳花开,硕果累累 373
麻醉医师从幕后到台前,如何破局? 379
麻醉创新诊疗名词解释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