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以谦先生是著名电影电视导演,也是山水画家、诗人。章老擅长写古典诗词,用传统韵律写江山风物,春花秋草,内心情怀,多以故乡山海、田园等景物和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歌颂新时代,抒发着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情乡愁,极易引发读者共鸣。其诗词“以韵味为上,谙格律而不为藩篱,正得作诗要钥也”。本书是章老捐赠给家乡浙江台州档案馆诗词手稿经整理后的刊本,有词十卷,诗六卷,文赋一卷。这些古典诗词是复兴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作者言:“欣逢盛世,我虽人至耄耋,仍向往诗意人生。依调生韵,依曲赋句,抒情写意,文心不改。”
序 一
第一次听说章以谦这个名字,缘于朋友荐来他的两篇稿子,《浅谈山水画三重境界》和《造境与写境》,署名“八十一岁翁写”。看题目就知道是画论,篇幅不长,仅千儿八百字,言简意赅,却观点鲜明,别具意趣。尤喜其中一句“我行我素,我写我法,写生、写意、写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心悠哉”。这是一个画家的创作体悟,其境界已臻“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一边寻思放哪儿发表稿件,一边百度了下“章以谦”,不搜不知道,一搜连叫好。原来他是三门人,上海东方电视台高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刘海粟及门弟子,“擅长中国山水画和电影、电视短片创作”,“电影作品曾获国际电影节奖和国家奖”,这是百度百科上的简介。此外,他的名字多与画作、诗词联系在一起。
直觉此人有料,作为台州乡贤,很适合做人物版面报道。于是,趁老先生回乡之际,记者有了一次一整天的登门采访。
白发苍苍,面目却依然清俊,身材挺拔,谈吐儒雅,气度不凡。八旬翁章以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人如其名的谦谦君子之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令人一下子想起范仲淹写给严子陵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用这句话形容章老先生,同样贴切:一半是他在山水画领域,独擅胜场,其画作功力深湛、汪洋恣肆;一半是他甘于淡泊,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的处世态度。
“鲍尊轩”就是一间小县城普通套房二十来平方米的陋室,画室除了文房四宝、书籍、字画,一桌一椅,别无长物。“鲍”就是葫芦,室名取田园生涯淡泊无为之意,真是名副其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媒体记者采访耄耋老人,通常忌长谈,宁可多采几次。可那天,章老先生竟与记者聊了六个小时,未见有倦意。一来,是老人兴之所至。二来,估摸他怕记者路途远,不麻烦其多跑。一大早,他顾不上吸氧,中午也不午休,就这么侃侃而谈,仅一壶茶水作伴。记者心忧老人硬撑着不好,可他仍是坚持谈完。末了,还提笔签名,赠送记者两本线装书,《鲍尊轩词集》和《谦斋诗词集》,装帧精美,古朴素雅,可谓至宝。
章先生“诗书画印”俱佳,修养全面,这在当代画家中,凤毛麟角。这两本古典诗词集,均是他古稀之后,两度结集出版的。四十年前,章以谦曾私淑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学诗词,一本《诗词格律》精研了十载,打下了扎实基础。从此,他诗情不泯,厚积薄发,创作了大量高品位、高格调的古典诗词。
诗言志,词寄情,他的诗词除了精准驾驭格律和词牌,诗语凝练,字字珠玑,体现韵律美之外,用《鲍尊轩词集》主编的话说:“最具意味的是,用他那特有的观察力,画家的眼光、画家的诗笔,写景抒情。读他的诗词如看他的画,画面感十足,可以感受到诗情画意。”
还有,他的诗词,一如其画,多以故乡山海、田园等景物和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抒发着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情乡愁,极易引发同乡读者共鸣。“渔帆片片泊扩塘,漠漠天风海涛凉……家山神秀图堪绘,蛇岛红酣染夕阳。”这般写景状物、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诗句,在诗词集中比比皆是。艺术总是相通的。章先生在古典诗词创作上的成就,实不亚于画画。
章先生出身贫寒农家,年少求学之路不无坎坷,仰赖天分,蒙家人开明,考上美院,得遇名师,由美术科班入职沪上,当上影视导演,几十年辛勤耕耘,于职场多有斩获,业绩卓著。但他在美术、诗词等艺术领域,从未放弃画笔、消减诗情,总是孜孜以求,不懈探索,锐意创新,使得艺术成就水到渠成。如果说当导演是他的职业,那么搞艺术就是他的事业。他自称,“活到老,学到老”,“我虽人至耄耋,仍然向往诗意人生”,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超越年龄、热爱生活的信念,哪怕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
“少小离家老大回”,章以谦带着他的艺术成就,荣归故里。“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老先生的人生境界。“先生之风,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黄保才
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总编辑(副董事长)
序 二
或有好古者,作诗则孜孜于格律。余颇不以为然也。格律诗词乃有唐一代始兴之体,此前无而此后衰,虽为尽善尽美之一格,然非诗之圭臬者也。诗三百,圣人奉教也,然无对仗可求。魏武遗篇,后人推崇也,亦无近律可遵。即如诗词盛世之唐宋,亦非凡诗皆格律。李杜好古风歌行,苏辛用格律而时破之。夫子云“诗言志”,乃不刊之论也。所谓诗者,诗人情志之泄也。感动人心,摇荡情志之言即为诗。古今语汇变,语音变化尤甚,即今之承继格律者,窃以白话为辞,普通话为韵可也。天变道亦变,此真道也欤!古体今用可,然因格而伤文,岂非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也哉!
有是言,缘读章以谦先生诗也。先生乃中国著名电影科教片编导,当代著名画家,乃我乡贤前辈也。余观先生之山水,传统笔墨郁勃而现代气息盎然,承古开新,意蕴深厚,气象万千。今读其诗,益识先生襟怀也。先生之诗如其画,江山风物,春花秋草,皆我心头丘壑。长啸高歌,浅唱低吟,莫不声情并茂。“秋水山色当窗见,海游溪声人坐闻”“硕果林园枝上下,农家别院涧东西”“高峰皴石叠成阙,松气狮云别有天”云云,犹具画家诗笔之特色也。
先生作诗以韵味为上,格律而不为藩篱,正得作诗要钥也。其诗多自题画,稍为辑集即煌然成卷,亦堪佩也。思今之画家能诗者罕,何耶?形而下而道亡,物欲炽而诗心息矣。有如先生不舍“诗梦”者,文化情怀使然也,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之志使然也!故读先生诗,一赞复一叹焉。
余识先生也日浅,然敬先生也,春风其言,松竹其品,温文尔雅,一如其名,故一见而缘深。今蒙先生器重,嘱为序,晚生何敢当也?言如上,直恭敬不如从命耳。
陈祥麟 壬午春分识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