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唯物史观为视野,对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进行探究,指出历史上人本德育未真正实现的社会根源,是以往德育人本的追求被政治系统扭曲,其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人民主体性的缺失。进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条件,即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后者是人民主体性在精神领域的体现)的辩证平衡状态。将这一辩证关系贯彻到德育之中,会达到灌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这是德育之人本实现的根本条件。这一解答方案同时也实现了当代中国人本理念中人民为本向德育领域的逻辑过渡。
崔昆,法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河北学刊》《世界哲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几篇。
导论
第一章 人本德育研究的逻辑前提
第一节 以人为本概念的复杂性
第二节 以人为本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价值追求
第三节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逻辑体系与人本德育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人本追求及其根本性问题
第二节 西方德育的人本追求及其根本性问题
第三节 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人本德育唯物史观向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基本要义及其引申理解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中的一般人性问题
第四节 人类基本价值的内涵及其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的唯物史观向度解答
第一节 德育泛意识形态化的实质
第二节 德育中人民主体性的确立与人本德育的实现
第三节 唯物史观向度中人本德育的主体间性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