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遵循“梳理历史—描述状况—检视短板—分析挑战—明确目标—设计路径”的研究逻辑,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复杂性理论,对新发展格局下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思想上,将现代城市群理论与中国特色城市群理论相结合,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群理论研究;内容范围上,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对西部城市群的相关研究;结构体系上,从理论和政策双重维度,提出了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可行路径;研究方法上,采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地理学多种方法,刻画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未来图景。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20余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现代城市群的概念与目标 5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结构 8
第二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状况 11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形成 11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7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 21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32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顶层设计 47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定位 47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56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原则与思路 62
第四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人口发展 66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状况 66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发展的短板与挑战 73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发展的目标 84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发展的政策 89
第五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95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的状况与特点 95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新空间格局的比较研究 99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新空间格局的依据与目标 106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新空间格局的路径 110
第六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创新驱动发展 117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117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比较、难点与挑战 123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132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措施 141
第七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145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体系的形成与状况 145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体系的比较与短板 152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 161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 166
第八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乡融合发展 171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 171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挑战 178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185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 186
第九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 194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194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比较、短板与挑战 201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目标 207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措施 213
第十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共同富裕 218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同富裕的状况与特点 218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同富裕的比较 230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同富裕的目标 250
第四节 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同富裕的措施 257
第十一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261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与状况 261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比较与形势 270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目标 279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措施 282
第十二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内部协同发展 287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历史与状况 287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比较与问题 299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目标 315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机制 320
第十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对外开放发展 326
第一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与状况 326
第二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对外开放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334
第三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对外开放发展的目标 340
第四节 关中平原城市群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实现路径 346
参考文献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