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 WILEY 出版社,是一部重点面向儿童心脏病专业人员、临床一线住院医师和基层儿科医师的临床指导用书。全书共 12 章,先介绍了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相关环境和遗传因素,然后就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和病理生理学,以及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和罕见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识别和诊疗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针对新生儿期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学特征、儿童获得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专题进行了重点介绍。此外,书中还对影响儿童心血管系统的生活方式及如何预防儿童心脏病进行了阐述。本书言简意赅、便于查阅,可为当前儿童心血管疾病相关人员提升疾病早期识别能力和整体诊疗思维提供有益帮助,特别适合一线和基层儿科医生借鉴参考。
《Moller儿童心脏病学精要》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专业著作,为儿科医生和心脏病专家提供了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全面认识。它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丰富内容,还详细介绍了儿童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是医学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选择这本书,为您的小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共同开启儿童心脏健康新篇章。
译者前言
儿童心血管疾病,不论是先天性畸形,还是获得性病变,均严重危害儿童自身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针对儿童心脏病的诊疗手段和效果越来越好。过去一些极具挑战的疾病,如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等,已经成为外科医生的常规手术。另外,一些以前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的心内直视手术,现在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介入方法取得更加优良的治疗效果。与此相伴的是,许多亚专业越来越细化,除传统或经典的治疗技术外,儿童心脏病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机械辅助、生物疗法等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的专著也层出不穷。随着信息化和电子资源的不断加持,知识似乎在不断“精细化”“碎片化”。但是,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对需要了解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一本系统的关于心脏病基本理论、病史症状和体检、基本检查手段的参考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是一部具有 50 余年历史的经典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专著,由国际知名的权威专家编撰和修订,深受欧美国家儿科心血管疾病医师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们与时俱进,围绕儿童心血管疾病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观念、新技术及时推出新的版本。由Walter H. Johnson, Jr. 和 Camden L. Hebson 主编的全新第 4 版于 2023 年面世。2023 年 4 月,我偶然阅读了该书,认为本书非常注重疾病早期识别能力和整体诊疗思维训练,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具有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便于查阅等鲜明特色。所以,产生了要将该书推荐给国内儿童心脏病专业人员,尤其临床一线的住院医生、基层儿科医师的想法,希望为他们提供一本极富实用性和参考价值的临床指导用书。
本书的译校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儿童心血管内科、儿童心脏重症监护、胎儿医学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翻译过程中始终遵循“信”“达”“雅”标准。为了使该书与国内读者尽早见面,翻译团队在完成繁重临床工作之余坚持译校,他们的工作非常值得肯定。但由于中外术语规范及语言表述习惯有所不同,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 WILEY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及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Walter H.Johnson,医学博士,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阿拉巴马先天性心脏病中心小儿心脏病科儿科教授。
邢泉生,青岛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青岛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文医学荣誉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等称号。
目? 录
第 1 章 儿童心脏病诊断方法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第 2 章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遗传及环境因素
一、与母体相关
二、药物和其他暴露
三、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征
四、特殊细胞遗传学技术检出的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五、其他伴有家族聚集性的综合征
六、临床遗传评估
第 3 章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与生理学
一、病理生理学
二、临床相关性
第 4 章 左向右分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一、心室或大血管水平分流
二、室间隔缺损
三、动脉导管未闭
四、房间隔缺损
五、房室间隔缺损
第 5 章 儿童血流梗阻性心脏病
一、主动脉缩窄
二、主动脉瓣狭窄
三、肺动脉瓣狭窄
第 6 章 右向左分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一、体肺循环混合(发绀并肺血多)型先天性心脏病
二、发绀并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
第 7 章 少见类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一、先天性矫正性大血管 / 动脉转位
二、心脏异位
三、内脏异位综合征
四、血管环
五、血管(肺动脉)吊带
第 8 章 新生儿特有心脏病
一、新生儿生理学
二、新生儿期心脏病
第 9 章 儿童获得性心脏病
一、川崎病
二、风湿热
三、心肌病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五、马方综合征
六、二尖瓣脱垂
七、心包炎
第 10 章 儿童心率与传导异常
一、心率的改变
二、传导障碍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第 11 章 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理生理学
二、药物治疗
三、明确诊断和管理
第 12 章 健康生活方式与儿童心脏病的预防
一、心脏正常儿童的预防措施
二、患有心脏病的儿童和年轻人的问题
第 1 章? 儿童心脏病诊断方法
本章提供的大部分信息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婴儿和儿童。新生儿的诊断更为困难,由于患儿病情严重,需要立即诊断并及时治疗,在这个年龄组,超声心动图通常是最初的诊断方法。本书第 8章讨论了新生儿治疗面临的独特挑战。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心脏病的基石。除病史和体格检查外,还可采用多种其他诊断技术。每一种技术可以从心血管系统的不同方面进行观察,综合所获得的数据,可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
一、病史
(一)心血管病史采集的一般原则对心血管异常的怀疑最初可能是由特定的症状引起的,但更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现心脏杂音。许多心脏异常的患儿没有症状,因为这种畸形多不会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即使有严重的心脏问题,患儿也可能没有症状,因为心肌能够较好地代偿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患有类似疾病的成人可能由于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纤维化而出现症状。在获取疑似心脏病患儿的病史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提示诊断的线索、严重程度的评估和疾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