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原住民奉为神明的河狸,后来在美国惨遭屠杀,濒临灭绝。直到最近,科学家发现河狸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试图重新挽回河狸。在自然的狂野热情中,人与河狸和解了。
莱拉对这只怪异而奇妙的啮齿动物的热情始于她对家门口池塘水坝的仔细观察。曾经,河狸是她的邻居,可是后来河狸却离开了她。在追寻河狸的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人:毛皮捕手和毛皮商人、生物学家和毛皮拍卖师、野生动物管理者、美洲原住民环境义务警员、科学家、工程师和河狸“耳语者”。这些碎片拼出了一幅令人吃惊的图画,描绘了当代毛皮贸易的秘密,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很大程度上隐藏的世界,一次身临其境的生态和历史调查。最终,河狸回到了她家门口的池塘,她也找到了将人生继续下去的方式。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曾被奉为神明的河狸,如何惨遭屠杀,濒临灭绝。直到最近,科学家发现河狸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在自然的狂野热情中,人与河狸和解了。
[美]莱拉·菲利普(Leila Phillip)
波士顿环球报的特约专栏作家,定期撰写有关环境、政治和文化的文章。她是圣十字学院英语系的教授,也是环境研究项目的积极成员。
引言 大河狸柯西·阿米斯克瓦的故事
第 1 章 我家的河狸塘
第 2 章 巡行捕猎路
第 3 章 阿斯托利亚:寻踪阿斯特
第 4 章 人庐
第 5 章 兽皮拍卖会
第 6 章 河狸灵境
第 7 章 刘易斯·亨利·摩根及河狸大坝
第 8 章 吉泰吉斯茨塔基与河狸锦囊的故事
第 9 章 水下人
第 10 章 白山中的河狸
第 11 章 比邻而居的河狸
第 12 章 石墙
第 13 章 以流域整体观思考问题
第 14 章 蒂尔的河狸
第 15 章 金缮
后记Ⅰ 本书撰写过程中的幕后花絮
后记Ⅱ
致谢
这则故事半真半假,而且多有虚饰美化,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讲述了康涅狄格河谷的形成过程。这则故事介绍,上一个冰河纪结束时,逐渐消融的冰川形成了道道冰流,庞大的冰流裹挟着泥沙和滚石在大地上快速流淌,冲刷出了一道道山谷溪涧、一条条峡谷、一片片湖泊以及裸露的河床。大地上遍布着古老冰河纪的泥浆,形成了高耸入云的悬崖,大小有别、形态各异的石头,厚薄各不相同的石板。日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和石板被用来筑起了遍布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道道石墙。而早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很久很久,融化的冰川汇聚成一个漫无边际的大湖,数十亿的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在此消逝老死并沉积于湖底。历经亿万年岁月,肥沃的淤泥渐渐在湖底厚厚积聚起来。故事最终聚焦于一场旷世大战,湖水因此得以释放,康涅狄格河谷两岸丰腴肥沃的冲积堤岸也随之渐渐显露,形成了世界级大峡谷。
这则故事悠远绵长,充满神秘和灵性,构成了阿尔贡金原住民有关大河狸柯西·阿米斯克瓦(KtsiAmiskw)经久不衰的故事。千百年来,这则古老的故事被人们讲述了一遍又一遍,影响范围遍布整个北美大陆,从大西洋沿岸,到北美五大湖区,每一个角落都在流传着它的故事。
请你侧耳倾听:很久很久之前,柯西·阿米斯克瓦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已经沿着长长的河游了很久。这一天,它游着游着,突然感觉面前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峡谷,水草丰茂。它不禁停了下来四处察看,发现这里水流湍急,两岸密密麻麻长满了树。虽然离大海如此遥远,它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水流强大的引力及浪潮澎湃的脉动。通常,它不太愿意在水流如此汹涌的地方拦河筑坝,但这个地方却吸引了它的眼光。于是,它开始砍伐岸上的树,并将它们庞大的身躯横跨河流排成格子形状。没过多久,河流两侧的水面便开始逐渐膨胀。它不断地修呀修,直到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大坝,跨越整个河面。当河水渐渐漫开,水面涨上堤岸,它就将大坝加宽加高。很快,河水便淹没了整个河谷。人们开始沿着河岸奔走、恳求,大河狸分明听见了他们的哭喊,却置之不理。耕田的女人们最先发现了洪水,她们努力想引起大河狸的注意:“柯西·阿米斯克瓦,伟大的河狸呀,请您停下手中的活儿,赶紧把大坝挪走吧。我们的田地眼看就要被淹没,我们的庄稼也会随水消失无踪。我们会被活活饿死。”
但柯西·阿米斯克瓦对她们的恳求充耳不闻。它拍拍自己硕大的像鳍一样的尾巴,警告她们赶紧走开,别在自己面前叽叽歪歪。女人们抓起锄头和篮子,匆匆忙忙赶回村子向长老们求援,请求他们去向大河狸说情。于是,长老们放下烟袋,走出村子去见河狸。他们盯着柯西·阿米斯克瓦那片渐渐蓄起水的水塘,满心钦佩地看了一会。如此壮观美丽的水坝,难道它就不能随手移开几棵树、放掉一些水,让湖里的水位稍稍降低一些,好让女人们的田地保持干爽吗?他们先奉承了河狸几句,随后开始尝试谈判。可是大河狸只是站了起来,身子略微后仰,倚坐在硕大的尾巴上,以便将长老们看得更清楚。随后,它纵身一跃,紧接着便潜入水中,硕大的尾巴激起高高的浪花,心想:“他们以为自己是谁,竟敢要求我挪走水坝?他们尽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到那里去种自己的豆子、玉米和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