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国际移民组织与全球移民治理》试图以国际移民组织为个案研究对象,在全球移民问题治理兴起的背景下,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大路径展开对国际移民组织及其移民治理的分析与探讨,在全球治理的视角下考察国际移民组织在全球移民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国际移民组织与全球移民治理》由墍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郭秋梅,法学博士,副教授。1980年10月出生于河南漯河。2011年获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国际组织、华侨华人及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2008年以来,先后在《南亚研究季刊》、《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 《国际论坛》和《东南学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教育部、国家社科项目各一项,参与教育部、国侨办以及贵州省教育厅项目多项。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非传统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国际组织与非传统全球问题治理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全球问题治理有效性问题
第二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移民问题与治理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移民进程与特征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移民问题的挑战性
第三节 全球移民治理的兴起
第三章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历程
第一节 国际移民组织的创立
第二节 国际移民组织治理角色的嬗变
第三节 国际移民组织的全球移民治理能力建设与治理模式
第四章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个案一:移民治理全球性论坛机制之“伯尔尼倡议”
第二节 个案二:移民区域治理之亚太“区域磋商机制”
第三节 个案三:移民国别治理之M参与加纳的移民治理
第五章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评价
第一节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节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第三节 国际移民组织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国际移民组织参与全球移民治理展望
第六章 中国与国际移民组织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与国际移民组织交往概况
第二节 双方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国际移民组织与“中国移民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第四节 国际移民组织的移民治理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前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及“二战”后各国均面临着经济恢复、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使各国间处于弱相互依赖的关系的话,那么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间关系则处于强相互依赖的状态。尤其是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使全球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被分割的两个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种非传统性问题迅速从国内问题转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诸如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危机、资源短缺、疾病蔓延、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非正规移民、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等问题迅速国际化。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每个个体的利益和安全,包括国家、国家的公民以及全球其他行为体。全球化又强化了这些问题之间的交叉性和解决方式相互依赖性的特征。总之,在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相互依赖的内在逻辑决定了非传统全球性问题的特征及其治理之道。
第一,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决定了非传统全球性问题的普遍化、多样化、动态化、尖锐性、超越意识形态性特征,并使它们不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事,也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指出,所谓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是指“以国家之间或不同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相互依赖”被提出之后,成为一个风靡全球的概念。之后,“全球化”一词也承受了近似的命运。他们指出:“20世纪70年代,‘相互依赖’的说法不绝于耳;到了90年代,‘全球化’风靡世界。”尽管这两个概念“流行”于不同的时间段,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全球化的深入与扩展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呈现加速度式的增加。因此,每一个问题的出现及其传导机制都会在国际社会的强相互依赖中迫使每个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难民潮、流离失所者的无序活动等,小至影响国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大到干扰周边国家、地区的边境安全。同时,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性问题的特征不同程度地加深了全球社会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加了国家交往中成本与收益计算的难度。从国家利益出发的传统外交理念开始融入全球公益、人类公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