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儒家十三部重要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海柳文所著的《十三经字频研究》以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作为研究对象,对13部经典的6794个字种进行统计:统计每部经典的字种,以及这些字种的频率。探讨制定划分字频区段的标准。开列出13部典籍每个字种的绝对字频、相对字频、累积字频、累积覆盖率、均频倍值。比较关系较为密切的某些典籍的相异字种,以及这些字种的频率。通过与总集的对比,计算出各典籍与十三经相应字种的近似比例,从而衡量各部典籍相互间的差异及近似的程度。《十三经字频研究》还对十三经各频段字种的笔画作了统计分析;将十三经的相应字种与现代汉语三千高频度汉字作了比较;最后,还以十三经字频研究为基础讨论古汉语常用词词目的确定。文末,开列出十三经总集的字频总表。
十三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儒家基本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内容也十分丰富。它比较系统地详细记述了我国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上古汉语规模最大的重要语料,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这个时期语言的特征。十三经除了标点符号之外,共616328个汉字,计6794个字种,海柳文所著的《十三经字频研究》按照书中既定的标准,把6794个字种按商低分为超高频、高频、中频、低频、超低频五个区段。划分区段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各典籍相同区段字种的分布情况,而这个标准则覆盖到了所有的典籍。从而,可以观察整部十三经以及对照各部典籍字种分部的状况。
海柳文,回族,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负责人,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致力于汉语史、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已出版专著《〈韩非子〉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负责教材《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网络课件的设计及制作。发表《〈孟子〉表性状词语谓词性功能的配价调查》等学术论文20余篇。
第一章 国内字频研究概况第二章 十三经简介第三章 十三经字频研究 第一节 字频统计项目的说明 第二节 字频区段的划分标准 第三节 十三经的字频分布 第四节 各部典籍与十三经总集对比 第五节 十三经各频段字种笔画统计 第六节 十三经的总字频与《现代汉语三千高频度汉字》对比 第七节 以十三经字频研究为基础讨论古汉语常用词词目的确定第四章 十三经字频总表 第一节 超高频区段 第二节 高频区段 第三节 中频区段 第四节 低频区段 第五节 超低频区段十三经字种笔画索引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