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济·社会·文化、明清时期“行”的衰微与会馆的勃兴、影钞本《皇明条法事类纂》未分卷文书初考、——《皇明条法事类纂》考校之、清代财政收人政策与收人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市场发育评估、徽商与清民国时期的信客与信局、现代化进程、非本土与本土的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与缺失、陶澍改革与中国早期近代化、“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试论王国维的人生哲学、钱昌照与资源委员会、论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等等,内容丰富。
人文探寻
"把陌生文化当做一面镜子
——采访德国汉学家卜松山(Karl.H.Pohl)教授
文化间际对话
——卜松山眼中的他者
易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文精神
趋同与离异:中国赌博史的社会文化透视
面向新世纪的逻辑学:逻辑学的人文向度
古代希腊神秘仪式研究
先秦文化
殷周金文的成立及其解读
论郭店简《六德》、《忠信之道》、《成之闻之》之思想特征
与成书时代
包山楚简"卜筮祭祷简"的构造与系统
郭店楚简《缁衣》所见的政治思想
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的忠臣观
踊辟礼综考
文学流派与作品
南冥散文艺术论
魏晋名士文学的兴盛与衰落
东晋僧诗论
——东晋玄言诗研究之二
《村乐堂》杂剧斟律
明代前期的哲学流变与诗学流派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对中国叙事学的贡献
谢章铤与浙派
明清经济·社会·文化
明清时期"行"的衰微与会馆的勃兴
影钞本《皇明条法事类纂》未分卷文书初考
——《皇明条法事类纂》考校之
清代财政收人政策与收人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市场发育评估
徽商与清民国时期的信客与信局
现代化进程
非本土与本土的中国现代化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与缺失
陶澍改革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
试论王国维的人生哲学
钱昌照与资源委员会
论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
语言文字学
试论上古单音叹词的特点及发展
《孟子》的"词类活用
《史记》、《汉书》处所补语分析
《说文》贝部五十九字通考
——推论商周时期的货币形态、流通手段及其影响
韦昭《国语解》"发正三百七事"清人说辨正
论训诂学中的"异文"概念
学术述评
近20年中国内地学人有关当代新儒学研究之述评
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
——20世纪中国散文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众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兼述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动态
文学史丰碑的建与毁
——论刘大杰先生的文学史研究
试论美国经济史学者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
——以施坚雅、黄宗智为例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12~16章读后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及部分同仁学行纪事
文化的普遍有效性是在长期相对封闭的状态中被验证和接受的,所以它属于历史范畴,不是绝对的。各种文化中的排他性强弱不等,比如说希腊一基督教文化中普世一统的观念是硬性普遍主义,而中国文化中的天下主义则是软性普遍主义,前者基本是排斥"他者"的,后者则有一定的兼容性。基于西方文化几百年来成功的经验,其排他性很少受到质疑。但随着工业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批判地反思西方文化。借鉴别的文化的长处,往往可以克服西方文化中的盲点和弊端。从全球的角度看,过去认为普遍的东西现在只具有相对意义。西方文化并不是普遍性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影响力主要建立在西方技术、军事、经济的优势上,但是西方的强势使一些人误认为西方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方向,误认为跨文化对话在于消除歧见,让其他文化圈里的人接受西方文化。其实,跨文化对话是开放型的,不应该有以某一文化为主导的预设结果。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宣扬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于扩大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