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农业推广学”的架构为基础,在综合汲取近年来各高校使用的不同农业推广学教材版本精华内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涵盖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知识点、农业推广方式策略及农业推广研究方法等。《农业推广学/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共分16章,包括绪论、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农业推广沟通、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计划与项目管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农业推』。写作与语言运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及农业推广研究方法等。每章前介绍“本章学习目标”,并通过导读引导学习者进入课程情境;每章后附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并选取1个(个别章节选择1个以上)结合本章学习内容的案例分析题。通过案例背景与内容介绍,设计若干讨论题,并提供相应的点评或参考答案,以巩固本章或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推广学/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可作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或综合性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学、农学以及其他农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各级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经济、农业推广理论研究以及从事农业推广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历史演进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内涵与社会功能
第三节 农业推广学的形成及农业推广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农业推广及农业推广学科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第一节 农业创新的采用与实施
第二节 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过程与基本规律
第三节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第三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第三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第一节 行为产生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行为改变原理与基本规律
第三节 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第五章 农业推广沟通
第一节 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农业推广沟通基本程序、要素与特点分析
第三节 农业推广沟通网络系统及沟通障碍因素
第四节 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原则、基本技能和技巧
第六章 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
第一节 农业推广教育
第二节 农民技术培训
第三节 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第七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
第一节 农业推广组织概述
第二节 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
第三节 农业推广人员
第八章 农业推广计划与项目管理
第一节 农业推广计划与农业推广项目概述
第二节 农业推广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 农业推广项目的申报
第四节 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第五节 农业推广项目的验收、鉴定与报奖
第九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第一节 农业推广信息概述
第二节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程序
第三节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应用
第四节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
第一节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概述
第二节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与基本策略
第三节 农业推广经营实体的兴办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第一节 农业推广试验
第二节 农业推广示范
第十二章 农业推广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特点和工作原则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程序
第三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世界农业推广方式及其评价
第十三章 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
第一节 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概述
第二节 服务式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
第三节 行政式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
第四节 教育式农业推广方式与策略
第五节 农业推广方式评价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四章 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
第一节 农业推广语言的特点
第二节 农业推广写作
第三节 农业推广演讲
第十五章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第一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概述
第二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步骤和方法
第十六章 农业推广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业推广研究的程序
第二节 农业推广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农业推广资料收集方法
案例讨论题点评或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4.做好实施记录
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全面分析考核、比较、评价推广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必须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推广的项目和对象、推广的时间和地点、推广人员和劳动力安排、设备资金运用情况等。
5.加强指导和服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要参与其中,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与服务。要分级进行管理,配合监督与检察,同时还要把相应的配套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指导、广泛的宣传以及定期的培训,使他们充分地掌握各项技术措施,使各项技术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保证各种农用物质、资金供给以及相关农产品的产后销售等问题得到解决。
6.进行检查督促
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计划下达单位和领导小组要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要做到事前、日常、日后监督,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检查各个项目计划方案的落实情况,检查项目试验、示范田的建立情况,检查项目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高执行质量。
7.总结和评价
任何项目计划完成后,都要对已完成计划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要写出年度总结报告、结题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以及某些单项技术实施总结报告。写总结报告的目的,一是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计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向项目下达单位做一个交代;二是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实施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不同项目的总结报告内容有所不同,但写作的基本要求相同。对于工作总结报告,一是要写清楚项目的来源和依据;二是要列出项目计划的合同任务目标、计划经济指标;三是要写出项目计划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重大技术改进或突破;四是要详细写出项目计划完成情况、成绩和效益;五是要写出项目完成所取得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六是为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未来新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