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真相(秦朝儒学)》由李勇强著,主要讲述秦朝儒学。书稿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阐述了先秦儒学、儒法之争、儒学在秦朝时的三次打击(焚书、坑儒、儒生错失用武之地)、秦二世与儒学、秦代经学等,并穿插一些图片和小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焚书坑儒的真相(秦朝儒学)》由李勇强著:以恢复周礼为使命的孔子所缔造的儒家,在对周代制度实施摧枯拉朽式革命的秦始皇那里,必然不可能光大门庭。从儒学自身而言,对君权不妥协,敢于以古非今,恰恰是儒家本色,也是儒家学者尚未堕落的表现。
一 先秦儒学:显学?微学?
1 先秦儒学概说
2 儒学的分裂
3 儒学的外患
二 儒法之争,谁主沉浮?
1 秦统一前儒学鲜为秦用
2 赢政的拿来主义:儒学入秦新时代
3 《吕氏春秋》中儒家思想与秦始皇法家思想的冲突
4 《韩非子》对儒家的批判与激发
5 以吏为师儒学旁落
三 第一次打击:焚燔诗书
1 焚书事件导火索:封建制与郡县制之争
2 焚书之祸
3 焚书之争
4 鲁壁藏书:对焚书令的抵抗 一 先秦儒学:显学?微学?
1 先秦儒学概说
2 儒学的分裂
3 儒学的外患
二 儒法之争,谁主沉浮?
1 秦统一前儒学鲜为秦用
2 赢政的拿来主义:儒学入秦新时代
3 《吕氏春秋》中儒家思想与秦始皇法家思想的冲突
4 《韩非子》对儒家的批判与激发
5 以吏为师儒学旁落
三 第一次打击:焚燔诗书
1 焚书事件导火索:封建制与郡县制之争
2 焚书之祸
3 焚书之争
4 鲁壁藏书:对焚书令的抵抗
5 焚书对儒家的打击
四 第二次打击:坑儒血案
1 被方士忽悠的秦始皇
2 坑儒?坑方士?
3 坑杀事件的真正隐情
五 第三次打击:儒生错失的用武之地
1 秦朝的博士官
2 秦始皇与廷议中的儒生
3 云梦秦简中的儒家思想
4 巴寡妇清故事中的儒家教化思想
5 始皇东巡封禅:儒生错失良机
六 秦二世与儒学
1 沙丘之变
2 胡亥与儒法思想
七 秦代经学
1 秦朝尊儒之说
2 六经之传:焚书前
3 六经之传:焚书后
4 对秦朝儒学命运的反思
1.先秦儒学概说儒学是如何应运而生的?在秦一统天下之前,儒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儒学溯源“儒”字本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在殷代,有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就是早期的“儒”。
儒家学说以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为宗师,追溯其渊源,《汉书·艺文志》引刘歆《别录》说,儒家者流,最早可能出于“司徒之官”,其功能是帮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周礼》中说,司徒执掌邦国的土地之图和人民之数,行“掌邦教”之职以教化百姓,从而辅佐诸侯王安邦定国。刘歆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儒家者流,尊奉六经,推崇仁义,“于道为最高”。
儒家六经指《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觳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自此,儒家经典遂有十三经。孔子之儒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鲁国担任过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不为所用,最终回到鲁国,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一为“仁”,二为“礼”。对于“仁”,孔子从多个角度给予了回答,如仁者“爱人”,如“孝悌”为“仁之本”,如“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仁者是推己及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强调为仁主体的内在自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人们践行仁心给予了极大的信心。
孔子推崇周礼,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深为忧虑。孔子主张在有所损益的前提下传承礼乐文化,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通过“礼”制来维护君臣尊卑之秩、人伦长幼之序。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他曾修订《诗》《书》《礼》《乐》,作《周易》十翼,著《春秋》。其学说的核心是“礼”与“仁”,重德治。他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思想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仲尼之徒相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有的做了诸侯王之师,有的为卿拜相,有的友教士大夫,也有的做了隐士。如子夏为魏文侯师,子夏的后学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等人,也贵为王者之师。此外,子贡为齐、鲁之卿,宰予仕齐为卿。
孔子之后,有“儒分为八”之说,影响较大的学派,一为思孟学派,一为荀子学派,分别发挥了孔子的“仁”“礼”思想。
思孟学派指以子思与孟子为代表的孔门后学。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以“四端”说为核心的性善论,并提倡统治者行“仁政”。孟子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非十二子》提到“子思唱之,孟轲和之”的五行学说,即仁、义、礼、智、圣。《中庸》为子思所作,其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等观点,为孟子所继承,发展为一种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模型的心性之学。
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人性论出发,强调了后天礼乐教化的必要性,他的学说以隆礼为重要特征。荀子经常“礼法”并举,援法入儒,以礼法兼施、王霸统一的观点,开儒法合流之先河。
孔子门徒三千、孟子从车数百、荀子为稷下祭酒,出入王庭,对话诸侯,儒家学说有过作为“显学”的辉煌时期。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