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倾尽一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这部书既有科学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法布尔充满爱意地描绘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在昆虫世界的漫游历程。这部作品面世以来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法布尔也被人们称为“科学诗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如今,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昆虫记》的价值和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本书是《昆虫记》原著的缩写本,主要供中小学生阅读。
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是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是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不朽的世界名著,是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这就是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本书为专家名师导读版,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之书。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做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偏见”和“贫穷”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新知识,也得罪了不少以生理功能解释本能的生物学同行,他不怕人们指责自己没有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保持一致,他几乎是在忘却一切。法布尔一生最大的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倍感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我的荒石园神秘的池塘装有“潜水艇”的石蚕螳螂——挥舞着镰刀的斗士蝉——用生命歌唱生活辛勤忙碌的泥水匠蜂擅长挖隧道的斑纹蜂采棉蜂与采脂蜂土蜂——蜂族中的巨人合唱队成员蟋蟀——小心翼翼地唱着歌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被管虫——聪明的裁缝愚蠢而执著的松毛虫寄生虫狡猾的行猎天才的纺织家——蜘蛛万能的几何学家——圆网蛛聪明的电报学家条纹蜘蛛——耗尽生命筑巢育子横着走路的蟹蛛迷宫蛛——最慈爱的母亲用毒高手——狼蛛蜣螂——神圣的甲虫西西弗——一个好父亲凶残的黑步甲凌厉的猎手——绿蚱蜢萤火虫的魅力萤火虫的另一面知识网络考点聚焦附:读后感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亲近大自然。如果你认为我的这种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我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那简直是在开玩笑,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人,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在我的祖父辈之中,只有一个人粗通些文墨。如果要说到我曾经受过什么专门的训练,那就更谈不上了,从小就没有老师教过我,更没有指导者,而且也常常没有什么书可看。不过,我只是朝着我眼前的一个目标不停地走,这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在昆虫的历史上,多少加上几页我对昆虫的见解。
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我第一次去寻找鸟巢和第一次去采集野菌的情景,当时那种高兴的心情至今还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天,我去攀登离我家很近的一座山。在这座山顶上,有一片很早就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树林。从我家的小窗子里看出去,可以看见这些树木朝天立着,顶风雨,傲霜雪,生机盎然。我很早就想能有机会跑到那片树林里去看一看了。这一次的爬山,爬了好长的时间,而我的腿又很短,所以爬的速度十分缓慢,草坡十分陡峭,就跟屋顶一样。
忽然,在我的脚下,我发现了一只十分可爱的小鸟。我猜想这只小鸟一定是从它藏身的大石头上飞下来的。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了这只小鸟的巢。这个鸟巢是用干草和羽毛做成的,而且里面还排列着6个蛋。这些蛋具有美丽的纯蓝色,而且十分光亮,这是我第一次找到鸟巢,是小鸟带给我许多的快乐中的第一次。
我高兴极了,于是我伏在草地上,十分认真地观察它。
这时候,母鸟十分焦急地在石上飞来飞去,而且还“塔克1塔克!”地叫着,表现出一种十分不安的样子。我当时年龄还太小,甚至还不能懂得它为什么那么痛苦,当时我心里想出了一个计划,我首先带回去一只蓝色的蛋,作为纪念品。然后,过两星期后再来,趁着这些小鸟还不能飞的时候,将它们拿走。我还算幸运,当我把蓝鸟蛋放在青苔上,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时,恰巧遇见了一位牧师。
他说:“呵!一个萨克锡柯拉的蛋!你是从哪里捡到这只蛋的?”我告诉他前前后后捡蛋的经历,并且说:“等到其余的蛋孵出小鸟后,我再去抓它们。”“哎,不许你那样做!”牧师叫了起来,“你不可以那么残忍,去抢那可怜母鸟的孩子。现在你要做一个好孩子,答应我从此以后再也不要碰那个鸟巢。”从这一番谈话当中,我懂得了两件事。第一件,偷鸟蛋是件残忍的事。第二件,鸟兽同人类一样,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名字的。
于是我自己问自己道:“在树林里的,在草原上的,我的许多朋友,它们是叫什么名字呢?萨克锡柯拉的意思是什么呢?”几年以后,我才晓得萨克锡柯拉的意思是岩石中的居住者,那种下蓝色蛋的鸟儿是一种被称为石鸟的鸟儿。
而第一次去采集野菌则是在一个树林里。有一条小河沿着我们的村子旁边悄悄地流过,这座树林就在河的对岸,树林中全是光滑笔直的树木,就像高高耸立的柱子一般,而且地上铺满了青苔。
在这座树林里,我第一次采集到了野菌。这野菌的形状,猛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母鸡生在青苔上的蛋一样。还有许多别的种类的野菌,形状不一,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形状长得像小铃儿,有的形状长得像灯泡,有的形状像茶杯,还有些是破的,它们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泪。有些当我踩到它们的时候,变成蓝蓝的颜色了。其中,有一种最稀奇的,长得像梨一样,它们顶上有一个圆孔,大概是一种烟筒吧。我用指头在下面一戳,会有一簇烟从烟筒里面喷出来,我把它们装满了好大一袋子,等到心情好的时候,我就把它们弄得冒烟,直到后来它们缩成一种像火绒一样的东西为止。
在这以后,我又好几次回到这片有趣的树林。我在乌鸦队里,研究真菌学的初步功课,通过这种采集得到的一切,是待在房子里不可能获得的。
在这种一边观察自然与一边做实验的方法相结合的情况下,我的所有功课,除两门课,差不多都学过了。我从别人那里,只学过两种科学性质的功课,而且在我的一生中,也只有这两种:一种是解剖学,一种是化学。解剖学时间很短,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化学运气就比较差了。,在一次实验中,玻璃瓶爆炸,使许多同学受了伤,后来,我重新回到这间教室时,已经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了,墙上的斑点却还留在那里。这一次,我至少学到了一件事,就是以后我每做一种实验,总是让我的学生们离开远一点。
我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野外建立一个实验室。当时我还处于在为每天的面包问题而发愁的生活状况下,这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我几乎40年来都有这种梦想,想拥有一块小小的土地,把土地的四面围起来,让它成为我私人所有的土地。
寂寞、荒凉、阳光照射、长满荆草,这些都是舍腰蜂和蜜蜂很喜欢的环境条件。在这里,没有烦恼,我可以与我的朋友们,如猎蜂手,用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语言相互问答,这当中就包含了不少观察与实验呢。
在这里,也没有长的旅行,不至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这样我就可以时时留心我的昆虫们了!最后,我实现了我的愿望。在一个小村落的幽静之处,我得到了一小块土地。这是_块荒石园,这个名字是给我们洽布罗温司的一块不能耕种,而且有许多石子的地方起的。那里除了一些百里香,很少有植物能够生长起来。如果花费工夫耕耘,是可以长出东西的,可是实在又不值得。不过到了春天会有些羊群从那里走过,如果碰巧当时下点雨,也是可以生长一些小草的。
然而,我自己专有的荒石园,却有一些掺着石子的红土,并且曾经被人粗粗地耕种过了。有人告诉我说,在这块地上生长过葡萄树,于是我心里真有几分懊恼,因为原来的植物已经被人用二脚叉弄掉了,现在已经没有百里香了。百里香对于我也许有用,因为可以用来做舍腰蜂和蜜蜂的猎场,所以我只好又把它们重新种植起来。
这里长满了偃卧草、刺桐花以及西班牙的牡莉植物——那是长满了橙黄色的花,并且有硬爪般的花序的植物。在这些上面,盖着一层伊利里亚的棉蓟,它那高耸直立的树枝干,有时长到6尺高,而且末梢还长着大大的粉红球,还带有小刺,真是武装齐备,使得采集植物的人不知应从哪里下手摘取才好。在它们当中,有穗形的矢车菊,长了好长一排钩子,悬钩子的嫩芽爬到了地上。
假使你不穿上高筒皮鞋,就来到有这么多刺的树林里,你就要因为你的粗心而受到惩罚了。
这就是我40年来拼命奋斗得来的属于我的乐园啊!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