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也在日益深化。我国于2006年分别颁布了《企业会计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在国际趋同程度上的又一次提高。为适应高校会计工作财会教材更新换代需要,我们以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参考了最近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精心编写了这本《基础会计》教材。
《基础会计/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每个章节根据自身内容配有复习思考题、习题或案例题供读者使用。
《基础会计/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适合自学进修和业务学习之需要。
《基础会计/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由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强、陆萍、王妹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王妹撰写;第二章、第九章由陆萍撰写;第五章由陆萍、秦希撰写;第三章、第六章由邱强撰写;第四章、第十二章由曾华锋撰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宋淑鸿、陈健撰写;第十章、第十一章由乔玉洋、陈健撰写。
全书由邱强负责统稿。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概念与职能
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财务状况要素
第三节 经营成果要素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第三节 会计假设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五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
第一节 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
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账户的用途和结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账户的结构
第三节 账户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二节 供应过程中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销售过程中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利润和利润分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六节 其他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序时账簿
第三节 分类账簿
第四节 会计账簿的使用规则
第五节 对账和结账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第三节 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和方法
第四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第六节 会计报表的报送和汇总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 会计规范
第二节 会计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会计岗位设计与会计人员配备
第四节 会计档案管理
复习思考题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附录二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如果会计信息在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可理解性原则,会计记录就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钩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二是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例如,对于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人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人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七、谨慎性
谨慎性也称稳健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的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