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三余集 三国时董遇说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董遇教学生发奋用功,指出有哪些时间可以利用,真可谓用心良苦。如今时代不同了,现代人成了忙碌的机器,“冬者”也好,“夜者”也好,“阴雨者”也好,其“余”所剩无几矣。本书收录了的文章多为作者“三余时”所作,故命名为《三余集》。这本文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又分为五辑。第一辑收录的文章多为感事而作,围绕身边的文学话题展开。第二辑收录的文章多为作者对澳门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反思和批评,第三辑为文学作品读后感,第四辑为阅读方法的研究,第五辑为喜剧、影视作品的研究。下编收录的文章为作者在研讨会等发表的演讲词等。《三余集》意在激励青年人珍惜三余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或与人有益的事。
澳门众多的写作人,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摘自王蒙《澳门文学丛书 · 总序》
沉淀下来的往事
——新版 《 蜀山剑侠传 》 代后记 人常感叹往事如烟,而章贻和却说“往事并不如烟”。其实,究竟如烟不如烟,还要看是什么样的“往事”。有一些往事,带着当事者的真性情、真识见,沉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是永远也不会成为过眼云烟的。在我的记忆里,就印记着父亲许多这样的往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 沉淀下来的往事 ——新版 《 蜀山剑侠传 》 代后记 人常感叹往事如烟,而章贻和却说“往事并不如烟”。其实,究竟如烟不如烟,还要看是什么样的“往事”。有一些往事,带着当事者的真性情、真识见,沉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是永远也不会成为过眼云烟的。在我的记忆里,就印记着父亲许多这样的往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 父亲没上过几年学,连中学都没有念完,可是他在我们这些子女眼里,却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父亲的“学问”,便在他对日常事物的洞彻中。记得大哥观承在苏州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原因是微积分部分没弄懂。那天吃过晚饭,父亲照常带我们几个孩子出去散步,途经那座也不知走过多少遍的望星桥时,他停下脚步,对观承说:“你来看,一条条石块砌成的这座桥,不就是‘积分’么?要是把石块从一头慢慢拆去,到最后不就是‘微分’么?”过了一会儿,又说:“看东西最忌熟视无睹。这里面还有一层曲直关系变化呢,你们看得见么?想想,当桥身被拆到只剩下一条石块时,它的曲线不就变成直线了么?”周末,家教吴兆基先生来家里给我们补习功课,大哥向他转述了父亲的“桥论”,这位当时苏州的数学名师说,那是一个高等数学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曲线和直线是一回事。 1955年,父亲在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兼任委员,经常参与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一天,委员会主任、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来访,就荀派名剧《 香罗带 》的重新整理加工与父亲探讨。二人谈得很投机,客厅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那天父亲格外兴奋,送走客人,便向我们讲起了《 香罗带 》的故事:一个领兵打仗数月未归的守备,因怀疑自己的夫人与家里的教书先生有染,竟做出荒唐事来。他先是斥骂无艺,继而以剑裹胁,硬逼着夫人夤夜去至书房唤教书先生出来“相会”,以验证自己的猜疑。幸得那书生人品端正,恪守礼教,无论夫人如何“呼唤”,他都拒不开门。结果真相大白,守备不得不赔礼谢罪。故事讲完,父亲意犹未尽,跟我们就戏论起“理”来:“一扇门,牵扯着门里门外三个主人公的个性、心理、人格和命运,留香( 荀慧生的别号 )先生说,这出戏的‘戏眼’就在书房那扇门上,真是卓见,卓见。”后来我们在父亲的手记上,看到这样两行字:“进出寻常事,开阖须有心。”仔细想想,不是吗?人生如门,该开的时候开,该关的时候关,多不容易呀。 “无意识是一种境界” 父亲最让人钦敬的,就是他对母亲始终不渝的一往深情。母亲孙径询这位豪门千金,舍弃了极其优裕的物质生活,冲破外祖父百般阻挠,执意嫁给身贫位卑的父亲,跟他一起担风雨、分忧患。如此一片冰心,感动着父亲所有的日子;而历久弥深的感纫,又醇化为一种对母亲无微不至的体贴:穿衣披氅,他在她身后仔细提携;上车下车,他在她两侧小心搀扶;每天午后,他都为她亲手沏好一杯龙井;每次用餐,他都给她送上第一筷子菜……请不要笑我在这儿抖搂“鸡毛蒜皮”,这样的小事父亲一做就是几十年,以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试想,若是没有深厚的情感支撑,如何做得到? 1951年秋,父亲编导的京剧《 岳飞传 》,在上海天蟾舞台公演了。这出新戏由谭派传人谭元寿和著名青衣李丽芳担纲,演出大获成功。父亲一高兴,便在周末把三姐观贤和我从苏州接到上海去看他的“大作”。我们姐弟俩一左一右坐在父亲身边,戏正看得出神,忽听三姐冲着父亲一声娇嗔:“您这是干什么呀?老是伸脚!”父亲不做声,只是赧然一笑,从三姐的座位下把脚收了回去。戏散了,父亲领我们去吃夜宵,在福州路一家馄饨店里,他才道出事情原委。原来从前戏园子座位较高,而母亲身材矮小,为了让母亲不至于控着脚,父亲便伸出脚来给她做“踏垫”,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性动作,只要一看戏,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伸出脚来——而且一定是左脚,因为母亲总是坐在他左边座位上。看《 岳飞传 》那天,母亲已去北京省亲,父亲左边坐着的是三姐,他的“踏垫”便送给了她。 这件事让我们很感动,不过当时也没有往深处去想,只是觉得父亲很细心,很会心疼人。后来,听父亲跟一位登门讨教的武师论武艺之道,对此事才有了进一步体会。父亲认为,练功习武,一招一式都要转化为下意识或无意识才好。因为在与人交手时,招数、套路是不能现想现做的。临阵现想,势必因来不及而陷于被动。所谓手疾眼快,所谓出神入化,其实就是接招出手的无意识化,也就是应时做出的自然而正确无误的随机反应。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乃因缺少千辛万苦的付出和千锤百炼的砥砺。父亲就此归结道:“无意识是一种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我想,这种境界,父亲在武艺方面虽未达到,但在夫妻情感方面,确乎已然步入其内了。父亲在看戏时的无意识举止表明,他对母亲的悉心照顾,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这,也正是他和母亲多少年来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结果啊。 “伸出手来, 看看自己” 如我一般年纪的人,小时候或许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当我们有了过错而被板起面孔的大人们要求“伸出手来”时,大概就要吃“手心”、挨板子了。可是,父亲让我们伸出手来,却并未见板子的跟进,而是别有一番用意。 上世纪50年代之初,我们兄弟姊妹都在苏州上学。三姐观贤天资聪颖,又肯用功,学习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小学毕业那一年,她居然得了全班第一。回到家里,她把奖状和成绩册往父亲手上一递,略显激动地说:“我第一……”声音虽然不高,脸上却流露出十分得意的神色。那气氛,让我这个考试勉强及格的人颇有些尴尬。我想,父亲又要拿三姐的“优异”来贬责我的“低劣”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父亲认真看过三姐的奖状和成绩册,对她说:“很好。不过,也别把这‘第一’看得太重了。 人有了长进, 倒应该先伸出手来, 看看自己。……”正要继续说下去,忽闻有客来访,便径自迎了出去。母亲见三姐摊开双手,似乎没弄明白父亲的意思,便给我们讲了一段父亲童年的趣事: 那是在几十年前四川长寿县李家祠堂的私塾课上。一日,教课的王二爷要求学生当天背会《 孟子 》里的“寡人之于国也章”。他因有事要办,布置完功课便离去了。这段书,父亲以前曾在祖母的监管下读过,加之记性极好,不到一个时辰,即已熟读成诵。见到其他小朋友或疾首蹙眉,或闭目噘唇,一个个背得正苦,父亲一脸骄矜之色,言谈举止几近忘形。他捅捅这个:“喂,快些背呀!”逗逗那个:“怎么啦?背得那么慢!”后来,竟坐上了先生的“宝座”,拿腔拿调地讲起课来,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就等于现在的“以一百步笑二百步”啦,什么“七十者食肉”是因为“老人家体虚而无肉不饱”啦,正说得起劲儿,突然后脑勺挨了一巴掌,回身一看,原来王二爷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此刻,他那又一次举起的手,正要劈打下来。父亲见状,连忙捧住王二爷的手,恳求道:“先生莫打,学生知错了!”王二爷不依不饶:“知错了?你知啥子错?”父亲望着王二爷张开的手,怯声怯气地说:“人各有长短,就好像先生的手指,——我不该自恃聪明。”听了这番话,王二爷正在气头上的心便软了下来,只说了一声“下次不可”,便放过了父亲…… 听母亲讲完这段往事,我们沉浸在一阵思辨里。待父亲送走客人回到房中,三姐迎上前去说:“爸,我明白了。”父亲笑了笑,说:“明白就好。”然后转过身来对我说:“其实,人不单是要在顺境里看到自己的短处,还要在落后时看到自己的长处。鼎儿学习成绩不好,那是贪玩的结果;你踢球的时候,不怕累、不怕苦,不是很顽强么,这就是长处呀,要是用在念书上,还愁念不好么?”听着,听着,我竟也伸出手来…… 几十年来,我时常伸手自视,心里总记着父亲留下的那句话:“伸出手来,那便是你自己。” 父亲的腊祭 父亲平时不拘礼俗,但每逢农历腊月初三,他必郑重其事地拜祭恩师王二爷。这一天,他一早就忙活上了:又是洗碗涮盏,又是切肉剖鱼,又是温壸烫酒,又是端锅掌勺,事必躬亲,不劳家人相助。王二爷气绝辞世的子时( 十一时 )一到,父亲便恭恭敬敬地在先师遗像前摆好祭品,酒、菜、汤、饭、甜食、水果一应俱全。其中,父亲亲手烹制的麻婆豆腐、冬笋肉丝、豆瓣鱼和糖醋排骨四样小菜,虽非“珍馐”,却堪称“佳肴”,都是王二爷生前最喜欢吃的。 焚香礼拜之后,父亲侍立一旁,每隔十来分钟,还要为先师敬酒夹菜或添饭盛汤一次。在持续个把小时的过程中,父亲一直保持头容正直、气容肃穆、立容前倾、色容庄重,那眼神似在仰慕,那耳神似在聆听,那形神似在礼赞,那心神似在向往……最后,他终于打破声容静默,在大段大段屈子《 天问 》的背诵中,结束了一年一度的腊祭。 起初,我并不理解一次普通的腊祭何以要如此认真、如此用心,便去问父亲,他说:“古语有云‘祭如在’。就是说,祭祀先人要像先人在自己身边一样。”“那么《 天问 》是背给王二爷听的吗?为什么?”我好奇地追着问父亲,他说:“是的。《 天问 》是王二爷教我的最后一首诗,可惜还没有讲完,他老人家便走了。我这是在向他继续请教啊!”后来,我渐渐长大,读的书多一些了,才知道父亲的祭礼竟然和《 礼记 》上讲的“祭义”相通相应。再后来,当我也读到《 天问 》,在阅读中跟随着屈子的大胆想象和执著探索,在宇宙奥秘、历史沧桑中遨游,在神话奇境、物象变幻中诘问,对天人之际进行思考时,我才终于明白了王二爷导读此诗对于父亲成长的重大意义。正是这种少年时代的精神和审美的启迪,为《 蜀山 》一书提供了最初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父亲的腊祭,教我懂得做人须有感恩之心。正所谓“礼自心始,仪与情通”。礼仪之用,关键乃在有“心”有“情”,否则便成了表面文章。“恩重如山”的内蕴,一方面固然在于施者慷慨无私的付出,另一面还在于受者心会情融的体悟。在父亲心目中,王二爷教导之恩重如峨嵋、青城,从这种内心深处的感纫出发,其所行祭礼的外在形式才有了“祭如在”的神髓,成为一次亲切的师生对话。 释名说“观”寄怀托志 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学名皆带“观”字:观承、观芳、观贤、观鼎、观淑、观洪、观政。这个字,似乎增加了我们之间的手足感,就连旁人见了我们的名字,也都会很自然地猜想“这是一家子”。有人夸赞这些名字起得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叫惯了,用惯了,却从未认真想过。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学校离北京人艺很近,我常有机会看那里的艺术家表演,很快就喜欢上演戏和朗诵,随之又爱上了写诗。1956年夏,父亲随中国文联组织的作家艺术家代表团访问大西北,结识了担任团长的著名诗人冯至教授。父亲归来不久,我便请求他介绍我去向冯先生讨教如何写诗,他却以为我写的那些句子不值得去麻烦人。我不甘心,竟打着父亲的旗号,径直闯到北大燕东园冯先生的家里去了。没想到,引起冯先生注意的,并不是我送上的那几首自以为不错的诗,而是我的名字。甫入客厅,冯先生一边让我坐下,一边说:“观鼎,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待我听完他那实在是有些简略的评点,起身告辞时,他一边送我,一边又说:“你父亲给你起的名字吧?观、鼎,《 易经 》六十四卦,你的名字就占了两卦,而且都是好卦呢!” 回到家里,我向父亲求解,他不作答,反问道:“你说呢?”我脱口而出:“观,就是看;鼎是国家重器。观鼎而不问鼎,说明没有野心。”父亲听了,不由哈哈大笑,指着站在一旁的三姐,对我说:“照此逻辑,岂不是要推出‘观贤而不问贤’的结论?那么‘见贤思齐’的古训还要不要呢?”说着,他走到书桌前,铺开纸,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下一行“卦辞”: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写完,父亲抬起头,看着我们疑惑不解的样子,说:“还不去查书?”我和三姐连忙捧起那本旧《 辞海 》翻检起来。很快地,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些散碎的字义:盥,洗手;荐,进献;孚,诚信;颙,景仰;若,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可是,它们和“观”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正在思索,只见父亲习惯性地眯了一下眼睛,我知道,这是要给我们“上课”了。父亲说,古人祭祀祖先神灵,进献祭品之前须洗净双手,以示诚信景仰之志,而只要有了这份诚敬之心,即使不荐祭品也无可非议。可见“观”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看,而是满怀诚敬认真地对待,为人处世、受业用功,都要有这种精神和态度。说时兴起,又把我们兄弟姐妹的名字与“观”字联系起来:承运之观、芳菲之观、贤淑之观、鼎新之观、洪( 天 )钧之观、兴废( 政 )之观,岂可不诚敬以对? 听了父亲的解释,我不由想起有一次他应邀出席国庆观礼的情景,便问道:“那次您观礼而落泪,也是诚敬心绪的流露吧?”父亲笑了:“是的,是的。国庆大典,那是一种宏伟气象,它让你感到一种热烈的需要,一种个人微小的身心和力量融入其间的需要。”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给我们命名的用心,其中蕴含着多少祝愿和寄托啊!我生性愚钝,未能有所建树。转瞬几十年过去,父亲的话却萦系心头,庶几乎尚能在做人做事方面以诚敬自责之。 现在,《 蜀山剑侠传 》即将付梓。借此机会,我要感谢作家出版社各位领导,他们在《 蜀山 》已为网上广泛传阅的情况下,仍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着意出版纸质文本,其胆识和美意令人感动。我要感谢责任编辑李宏伟先生,他的精心策划和辛苦付出,让此书的出版有了高质量的保证。我还要感谢长期以来一直喜欢还珠楼主的书迷们,我的笨拙的文字或许难以表达心中的感动于万一,而《 蜀山 》的重新推出,则确乎是广大读者这种喜爱的一个并不遥远的回声。 李观鼎,原籍四川长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定居澳门,曾任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学与研究活动。现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咨询委员、文化局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门笔会理事长、澳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论澳门现代文学批评》﹙作家出版社﹚、《边鼓集》﹙中国文联出版社﹚、《滴水集》﹙澳门五月诗社﹚等。
上 编
第 一 辑 “ 春眠”缘何“ 不觉晓” · 003 我看“ 振兴” · 006 庄子的逻辑 · 009 说说“ 审智” · 011 《 论语 》 的文学性 · 014 于丹现象 · 018 两幅童画的启示 · 021 由“寻找金庸”想到的 · 024 余虹之逝 · 027 感谢读者 ——《 蜀山剑侠传 》 新版感言 · 031 说“系统” · 034 颠覆:文学书写的基本策略 · 037 上 编 第 一 辑 “ 春眠”缘何“ 不觉晓” · 003 我看“ 振兴” · 006 庄子的逻辑 · 009 说说“ 审智” · 011 《 论语 》 的文学性 · 014 于丹现象 · 018 两幅童画的启示 · 021 由“寻找金庸”想到的 · 024 余虹之逝 · 027 感谢读者 ——《 蜀山剑侠传 》 新版感言 · 031 说“系统” · 034 颠覆:文学书写的基本策略 · 037 平面化:当代审美符号的意义指向 · 040 世俗化:当代审美精神追求的嬗变 · 043 新奇化:当代审美的非精神性取向 · 046 “ 边缘”絮语 · 049 第 二 辑 澳门文学的“ 非生产劳动”性 · 055 澳门散文的倾诉性 · 058 澳门文学批评一瞥 · 061 内地澳门文学批评回望 · 064 由“ 澳门诗人摄影展”想到的 · 067 向澳门诗人致敬 —— 写在两岸四地中华诗词研讨会上 · 069 澳门诗人的回答 —— 编诗札记 · 071 做一个讲故事的人 —— 致澳门动漫工作者 · 074 儿童剧 《 石狮子 》 的启示 ——再致澳门动漫工作者 · 077 我看 《 镜海 》 · 080 值得一赞的澳门文学奖 · 083 感谢与希望 ——写在澳门笔会新址启用仪式上 · 086 一部展示澳门文化积累的好书 —— 祝贺 《 澳门民俗大全 》 出版 · 088 当春话春联 · 090 写在新移民文学与文化高层论坛上 · 093 写在白先勇先生演讲会上 · 095 写在文怀沙老师演讲会上 · 099 写在饶芃子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庆典上 · 102 一次别样的文学性享受 ——艺穗会举办讲故事比赛刍议 · 105 读 《 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 》 · 107 第 三 辑 磨盘山上的凝视者 —— 读 《 磨盘拾翠 》 · 113 困惑之美 —— 读袁绍珊诗集 《 Wonderland 》 · 116 诗人与诗 —— 读吕志鹏 ( 一 ) · 119 诗人应成为思想者 —— 读吕志鹏 ( 二 ) · 122 艺术手法:结构化的生命表征 —— 读吕志鹏 ( 三 ) · 126 学会“诗意地栖居” —— 读 《 诗人笔记 》 · 129 一株银桦树前的随想 · 132 寻求多种艺术逻辑的支撑 —— 读贺绫声 《 在M城 》 之一 · 136 镜头前的凝思 —— 读贺绫声 《 在M城 》 之二 · 139 贺绫声摄影 / 诗集 《 遇见 》 序 · 142 喜读“ 三百字的宇宙” · 147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读 《 简陋剧场剧集续篇 》 · 149 寻找“身份”的诗化过程 —— 电影 《 奥戈 》 漫语 · 152 喜见舞蹈奇葩绽放 —— 《 心中花园 》 观后 · 155 语言文字与文学书写 —— 读 《 谈文字说古今 》 第五集 · 157 读 《 曹植诗歌艺术研究 》 · 159 第 四 辑 阅读刍议 · 163 阅读要了解背景 —— 参读法 · 166 漫步在美的天地间 —— 美读法 · 170 在比较中深化理解 ——比读法 · 174 融议论于阅读 ——议读法 · 177 在书写中深化阅读 ——笔读法 · 181 美在吟哦中 · 184 朗诵与文学阅读 · 187 苦与乐 ——阅读之辨 ( 一 ) · 191 视与听 ——阅读之辨 ( 二 ) · 194 字与义 ——阅读之辨 ( 三 ) · 197 阅读与生命 · 200 哲学的抵达 ——写在全球华人中学生阅读报告大赛颁奖礼上 · 202 “边度有书”书店赞 ——写在 《 中西诗歌 》 创刊十周年朗诵会上 · 206 关于“ 边度有书”书店的对话 · 208 第 五 辑 徜徉于大山之下 ——“鲁迅是谁” 断想之一 · 215 我们是谁? ——“鲁迅是谁” 断想之二 · 218 救救自己 ——纪念 《 狂人日记 》 发表九十周年 · 221 蘩漪:道德判断的超越 ——重读 《 雷雨 》 之一 · 224 周朴园:未泯人性的开掘 ——重读 《 雷雨 》 之二 · 227 鲁侍萍:从偶然走向必然的人生归宿 ——重读 《 雷雨 》 之三 · 231 说“荒诞” · 234 荒诞的艺术手段 ——以 《 犀牛 》 为例 · 237 值得澳门观众一看的好戏 ——写在豫剧 《 程婴救孤 》 上演之前 · 241 关于 《 鼓猴惊奇 》 的惊奇 ——写在艺术节开幕式上 · 244 难能可贵的成功 —— 一谈影片 《 邓小平 》 · 247 不可不说的缺憾 ——再谈影片 《 邓小平 》 · 250 《 另类空间——当代装置艺术展 》 序 · 253 《 中国力量:当代抽象艺术展 》 序 · 255 下 编 澳门文学的文化透视 —— 论庄文永的方法论自觉 · 259 论陶里的现代诗论 · 270 论懿灵的后现代诗论 · 288 “澳门的文化生态与人文精神”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 297 新的开拓,新的进取 —— 第四届华文戏剧节 ( 澳门 ) 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 302 一个澳门的国际文化品牌 —— 澳门国际音乐节二十周年 · 309 沉淀下来的往事 —— 新版 《 蜀山剑侠传 》 代后记 · 323 “春眠”缘何“不觉晓” 在一次语文观摩课上,一名学生就孟浩然《 春晓 》一诗向老师请教:“为什么说‘春眠不觉晓’呢?”老师脱口答道:“那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人易发困;加之春分以后,渐渐昼长夜短,天亮得早了。”听后亦喜亦忧。喜的是那名学生善于思考,一问就问到点子上;忧的是这位老师对一首家喻户晓的名诗不甚了了,却颇有些自负。试问,倘若《 春晓 》传达给人们的只是一些人的生理和时序变化之类的信息,它还能够流传久远、被广为传诵吗?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分析一下《 春晓 》的内涵。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的一个生活片段,用的是倒装结构。如果按时间顺序,此诗当写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就是说,前一天夜里诗人正欲睡去,忽然一阵风雨声引起了他的不安:将有多少鲜花在风雨中凋零啊!于是诗人失眠了。然而失眠并不等于彻夜无眠,经过长时间的辗转反侧,诗人终于入眠了。而这一“眠”便睡过了头,待到他一觉醒来,早已风停雨住,满耳鸟声欢鸣了。诗中传递的诗人因惜花而失眠的情状,一方面概括了诗人一段特殊的经历和体验,一方面抒发了一种普遍的热爱春天的情感和追求。这是由个体生命体现的人类共通的禀性——人性。应该说,这才是《 春晓 》妙谛之所在。孟浩然这首小诗正是通过对人性的吟咏,才引发了千百年来经久不息的广泛共鸣。 由此说开去,撇开了人性,我们便无从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对话,便无从认知和把握那遥远时空之外的“生活”和“人生”。且请例释之。 《 史记 》虽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却是一部既追踪历史又追求人性的巨著。鲁迅所以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乃因其“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写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的人性。正所谓“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力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 茅坤语 ) ——《 史记 》的阅读过程,乃是一个寻找和发现中国人人性之根的过程。从人性出发,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并理解基于其上的古人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又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全面、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人性做了具体透辟的剖析,特别是他的“四大悲剧”《 奥赛罗 》《 麦克白 》《 哈姆雷特 》和《 李尔王 》,分别揭示了人性的四大缺陷:妒忌、贪婪、犹豫、虚荣,给人以巨大的震撼。这些剧作一面热切呼唤人性复归,一面展示这一复归的艰难性;一面彰显保持人性善良的重要,一面揭露人性堕落的社会根源。可以说,解读莎士比亚,脱离了人性便不着边际。 人性的表现之于文学是如此重要,即使作家使用了一套我们习惯之外的技巧和方式,描述我们习惯之外的生活和世界,也仍然逾越不了人性之域。卡夫卡的小说《 变形记 》写的是小职员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荒诞经历,揭示的依旧是人性的自私和冷漠,人与人之间,包括亲子之间、手足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可见,不论阅读对象多么陌生、怪诞和难以理解,只要我们从人性的视角切入之,便可得其要领而窥其底里。 文学史告诉我们,优秀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无一不以人性的揭示为天职。我们面前的书山文海,其终极指向竟如此这般一致:人性。正是这种人类共通的人性,奠定了上下古今、东西中外的审美交流的基础。 我看“振兴” 我喜欢听相声,尤其是语言大师侯宝林的相声。一次去北京开会,获赠侯宝林相声CD一盒,真有点儿喜不自禁。白天没有时间听,便在晚间躺在床上欣赏。翻过来倒过去,也不知听了多少遍。起初的那些日子,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迷,《 醉酒 》的幽默、《 卖布头 》的吆喝、《 关公战秦琼 》的荒唐、《 戏剧与方言 》的说学逗唱,让我再三捧腹,听后兴奋得难以入眠。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段子里的笑料竟相互掺和起来,鲜明的形象也渐渐模糊不清了。再后来,侯大师的声音干脆成了催人入眠的信号,他那里说不上几句,我便昏昏然进入梦乡了。 听经典相声竟敢昏昏睡去,固然是对大师的一种失敬,但仔细琢磨,其中确乎包含着一个道理。这一由“入迷”到“入眠”的逆反心理的形成,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就是同类对象反复刺激人的审美感官而导致相关神经的抑制和某种接受上的饱和,其结果即是对审美对象的厌倦、逆受乃至抵制心理状态的发生。“入眠”,不过是对过度反复的无声拒斥而已。山珍海味不可餐餐吃,神曲仙乐不可时时闻,这大概是一个普遍真理。《 红楼梦 》曾这样归纳人们用茶的经验,叫作:一品、二喝、三饮( 读去声,意指人喂牲畜饮水 )。反复饮用同一杯茶,最后就同牲畜“饮”水相去不远了,哪还有精神去品鉴茶之香、水之醇、碗盏之美呢! 由此,我想到社会上的“振兴”热。爱诗的要振兴诗歌,迷戏的要振兴京昆,各类遇到危机的艺术品种,都有其爱好者、迷恋者、推崇者站出来高呼“振兴”。但是,究竟如何振兴呢?国家出资么?社会捐助么?加大宣传力度么?推广普及艺术教育么?这些自然是必要的,但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创作出好作品、好节目,将广大读者、观众从由于太多的重复而产生的审美疲顿中解放出来。 好作品尤其是那些堪称精品的好作品,具有一种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足以吸引并征服众多的欣赏者。记得上世纪50年代,苏州昆剧团推出新戏《 十五贯 》,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于是其时已渐趋式微的南方昆曲也随之“复兴”;到了60年代,浙江绍剧团的新编剧目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甫一出台,便迎来好评如潮。在接下来的全国展演中,广大观众欣喜地接受了他们本不熟悉的绍剧,于是这一濒临消亡的小剧种终于“起死回生”。难怪有人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实在是道出了“振兴”的要义—— 一切面对挑战和危机的文学艺术样式,必须拿出新作品、好作品来,拿出精品来,这是迎接挑战、化解危机的最佳途径和根本方法。而拿不出这些东西,则是某些文艺品种费了很大气力而终于难以“振兴”的症结所在。 还须要指出的是,一出戏虽可“救活一个剧种”于一时,却无法永葆其青春,因为观众不可能天天看《 十五贯 》或《 三打白骨精 》。不断地求新、求精、求美,这是欣赏心理学的核心话题。凡不能满足这一审美追求的文类、剧种,其结果都不甚美妙。南昆、绍剧在一时兴旺之后复归于式微,恐怕就是这个缘故。艺术史告诉我们,长盛不衰是靠不断涌现的大量精品乃至经典来确保的。就拿著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来说,它的长期保持极高上座率,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出《 茶馆 》。在人艺的保留剧目里,光是经典剧作便有数十个之多,其中,不但有《 蔡文姬 》《 雷雨 》《 日出 》《 龙须沟 》这些出自一代编、导、演大师的神品,而且有《 绝对信号 》《 狗儿爷涅槃 》《 古玩 》《 天下第一楼 》这样的后起之秀的杰作。持续不断地以精品和经典馈飨欣赏者,这是北京人艺得以在戏剧的重重困难和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惟其如此,我们的“振兴”事业,不是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么?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