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不同年代的散文佳作,主题丰富,包括作者旅居国外的经历、读书的体会、对祖国故土和文化的眷恋、四个女儿的成长故事等,充分体现了其既要“知性”又要“感性”的散文写作风格。笔触开阔大气,文章引经据典,语言幽默生动,可读性强。
余光中——“乡愁诗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曾自言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本书从余光中的数十本散文集中精选其中的佳作名篇成集,富有收藏价值。“字里行间散文大家”丛书已推出张晓风《色识》、蒋勋《少年台湾》,另有刘再复等散文集相继推出。 余光中谈写作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读书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每多写一个字,从仓颉以来所有敏感的心灵都与我们同在。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评论家,影响遍及华人世界。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进修,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等,亦曾受邀为海内外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写诗、散文、评论,做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著有诗集《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等,散文《逍遥游》、《听听那冷雨》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译有《理想丈夫》、《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老人与海》等,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秋之颂》等,合计七十种以上。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黄国彬
我的散文观 / 余光中
辑一 听听那冷雨
鬼雨
四月,在古战场
南太基
望乡的牧神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下游的一日
丹佛城
山盟
听听那冷雨
辑二 沙田山居
尺素寸心
花鸟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黄国彬
我的散文观 / 余光中
辑一 听听那冷雨
鬼雨
四月,在古战场
南太基
望乡的牧神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下游的一日
丹佛城
山盟
听听那冷雨
辑二 沙田山居
尺素寸心
花鸟
开卷如开芝麻门
沙田山居
夜读叔本华
我的四个假想敌
辑三 日不落家
德国之声
龙坑有雨
黄绳系腕
梵谷的向日葵
红与黑
自豪与自幸
桥跨黄金城
日不落家
开你的大头
山东甘旅
金陵子弟江湖客
专有名词对照表
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的神话,太阳的葬礼。说来说去,登高之际,生理的不适还在其次,心理的不安恐怕更难排除。人之为物,卑琐自囿得实在可怜。上了山后,于天为近,于人为远,一面兴奋莫名,飘飘自赏,一面又惶恐难喻,悚然以惊,怅然以疑。这是因为登高凌绝,灵魂便无所逃于赤裸的自然之前,而人接受伟大和美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次竟超过这限度,他就有不胜重负之感。将一握畏怯的自我,毫无保留地掷入大化,是可惧的。一滴水落入海中,是加入,还是被并吞?是加入的喜悦,还是被吞的恐惧?这种不胜之感,恐怕是所谓“恐闭症”的倒置吧。也许这种感觉,竟是放大了的“恐闭症”也说不定,因为入山既深,便成山囚,四望莫非怪石危壁,可堪一惊。因为人实在已经被文明娇养惯了,一旦拔出红尘十丈,市声四面,那种奇异的静便使他不安。所以现代人的狼狈是双重的:在工业社会里,他感到孤绝无援,但是一旦投入自然,他照样难以欣然神会。而无论入山见山或者入山浑不见山,山总在那里是一件事实。也许踏破名山反而不如悠然见南山。时常,在丹佛市的闹街驶行,一脉青山,在车窗的一角悠然浮现,最能动人清兴。我在寺钟女子学院的办公室在崔德堂四楼。斜落而下的鳞鳞红瓦上,不时走动三五只灰鸽子,嘀嘀咕咕一下午的慵倦和温柔。偶尔,越过高高的橡树顶,越过风中的联邦星条旗和那边惠德丽教堂的联鸣钟楼,落矶诸峰起伏的山势,似真似幻地涌进窗来。在那样的距离下,雄浑的山势只呈现一勾幽渺的轮廓,若隐若现若一弦琴音。最最壮丽是雪后,晚秋的太阳分外灿明,反映在五十英里外的雪峰上,皎白之上晃荡着金红的霞光,那种精巧灵致的形象,使一切神话显得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