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一 为度众生苦
——时代背景
1 菩提树下证悟
——佛教历史
2 从印度到东土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 佛法初弘传
——重要事件
1 白马驮经至东土
——佛教初入汉地
2 融合与发展
——初传期的佛道关系与著作
3 多地并弘
——三国时期佛教 一 为度众生苦
——时代背景
1 菩提树下证悟
——佛教历史
2 从印度到东土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 佛法初弘传
——重要事件
1 白马驮经至东土
——佛教初入汉地
2 融合与发展
——初传期的佛道关系与著作
3 多地并弘
——三国时期佛教
4 玄佛合流
——西晋时期的佛教
5 南北皆举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
6 日益兴盛
——南北朝佛教
7 东西合璧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艺术
三 但求佛法作
——名僧名士
1 译经第一人
——安世高
2 汉地皈依第一人
——严浮调
3 月氏菩萨
——支娄迦谶
4 博知天下
——支谦
5 西行求法第一人
——朱士行
6 百年传法
——佛图澄
7 一代宗师
——道安
8 名僧亦名士
——支遁
9 净土宗初祖
——慧远
10 海外求法第一人
——法显
11 译经大师
——鸠摩罗什
12 解空第一人
——僧肇
13 摄山大师
——僧朗
14 东来译经
——真谛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魏嘉平年间,中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了魏都洛阳。当时,魏国境内虽有佛法流传,却不正规,僧众并未受戒,只把头发剪去,表示有别于俗人。而斋忏仪式,仍效法汉地的祠祀,不是佛教规范的斋忏。
昙柯迦罗到洛阳后,纠正了上述情况,推行了正规的佛法。昙利迦罗应众僧的请求,进行戒律的翻译。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律的传来,是三国时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因此昙柯迦罗虽然译经甚少,但他始译戒本,首传戒法,意义很大。他由于担心律文繁广,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因而他译出节选的戒律《僧祐戒心》1卷,并请天竺和西域僧担任戒师授戒。从此,魏地才开始按佛教的正规戒律授戒度僧,僧众也有了遵循的戒规。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的开始,后世都将昙柯迦罗视为律宗的始祖。
后来,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来到洛阳,他也精通律学,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法藏)羯磨》1卷,此书一直在中土流行。因为它原出《四分律》,后来中土的律宗独尊《四分律》,就与之有关。
在嘉平末年,又有康居沙门康僧铠来到洛阳,翻译了《郁伽长者所问经》与《无量寿经》等。此外,还有西域沙门白延(又作帛延)来洛阳译经。
总体来说,曹魏时期的佛教得到了较大发展。虽然当权者曹操并未采取支持佛教的政策,但是后来的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吴国佛教
吴国地处江南,建都建业(今南京),佛教也由中原辗转传人该地。佛教最先是由中原避乱南下的僧侣传去的,安世高就是其一,他后来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去世。三国时期译经最多的支谦,也避乱到了江南。吴代的译经,开始于武昌,大盛于建业。译人有维祗难、竺将(一作律)炎、支谦、康僧会等人。
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孙权曾经向支谦请教佛经,并任命他为博士。他的翻译纯用意译,对于向来不翻的真言也没有例外,他也曾为他自己所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此为经注的最早著作。
吴地僧侣除从北南下者外,也有从南北上者,如维祗难、竺将炎、康僧会等。维祗难是天竺沙门,在孙权黄武三年(224年)携《法句经》的梵本来到武昌,《法句经》由他的同伴竺将炎与支谦共同译出二卷,后经校订,现在依然存世。竺将炎后来又在黄龙二年(230年),为孙权译出《三摩竭经》《佛医经》各一卷。
在维祗难译经20余年后,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来到建业,建立茅屋,设置佛像,开始在民间传教。此前虽有支谦在吴地译经,但支谦是优婆塞(居士),服饰与常人接近,维祗难、竺将炎虽是僧人,但不懂汉语,也没有在民间传教,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康僧会在建业民间传教,并且穿着沙门服饰,佛教的影响才日益扩大。
据记载,孙权因此而召见康僧会,并让他显示佛教的灵验。康僧会显现舍利的灵异后,孙权为他建塔,并造建初寺,这是吴地的第一座佛寺。此后,孙皓即位,法令苛虐,并且意欲破坏佛寺,康僧会结合儒家经典向孙皓宣传佛教教义,尤其是善恶报应说,佛寺得以保存,并使孙皓从善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