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吟且书》属于个人文集,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且吟且书(诗歌)、且行且书(散文、随笔)、且思且书(议论文)。这些文字,在每个章节都是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从十几岁到近五十岁,跨越了将近三十年。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些文字,记录了作者的幸,也记录了作者的不幸。《且吟且书》稿语言优美,文笔个性,富有意境。
日月如梭,时光如流。在蹉跎了不知多少个24小时之后,蓦然回首,不觉已是两鬓斑白。似乎还沉浸在孩童时的嬉闹中,倏忽间就到了“奔五”的年龄。不知道是否还保留了“愤青”的那份率真和冲动,但岁月的风霜无疑销蚀着我的躯体,不能矫情地说遍体鳞伤,却实实在在地打磨着我的棱角,而我的心灵,更不知是充盈还是枯瘦。
这是一本自费出版的书。必须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它的渐渐开放与个人财富的增长,不然就不会有这些文字与大家见面。我不需要考虑它的销量,正因为如此,我尽量避免它的功利性,力求保持它的真实。尽管现在看来,许多文字显得那样稚嫩,我依然不羞于把它们呈现出来,一方面给自己一份纪念,另一方面给关心我的人一份真实、一份真诚。在将近知天命之年,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人可以不成熟,但不能不真实。”
在青少年时代,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浪漫的诗人。那时,十个青年大概有九个在做着文学梦,缪斯真是我们心中的女神。但是才气的不济和命运的安排让我成了一名基层“小吏”。在文学已经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在,竞争的激烈、物欲的汹涌,名牌大学的中文系也面临生源的危机,难得有几个年轻人会以文学作为人生的理想,更不要说虚无缥缈的诗歌意境了。
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如果我在行动上更加勤奋一点,这本书将会更早面世。那样的话,因为年轻,我会对这些文字的稚嫩少些羞愧,而现在我已失去了那样的机会。但我仍然要如实地呈现,岁月的磨炼已使我有了这样的勇气。这些文字,在每个章节中都按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从十几岁到近50岁,跨越了将近30年。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些文字,这是我的幸,也是我的不幸。
但它们是真实的,真实的情感总是值得纪念,可以使自己,也可以使读到此书的人们看到我的成长。只是正如我的一首诗中所写,这样的成长“不知是悲是喜”。
许兴城,江苏宜兴人。毕业于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江苏教育学院政教专业、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曾任机关文员、乡镇领导、教育管理机关负责人等职。曾任荆溪诗社名誉社长,宜兴市文联会员。现供职于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
写在前面
且吟且书
铃声的启迪
雪的遐想
麻雀
玉女潭情思
寻觅
希望
友谊
二十岁生日
光
夏
魂
再见
叶的四季
今天
青竹
我们单身汉
节日河
初春的印象
雨后韵杏花
远足
宣言
色彩
茶叶
搀扶
春天已逝
温馨
人之初
枫树的苍老
国。山碑前的沉思
读静
感怀
悼姚志法伺志
纪游
杜鹃
贺卡
新千年的约会
城市广场
咏宜兴
西风
红尘
听《二泉映月》
寻找
我的爱情
学子情怀
何水法与他的画
一碗面
且行且书
两株柏树
路边菊
聆听寂静
足下生辉
《硬笔楷则》序
《石兰花发满晴川》序
我所认识的秀棠大师
那一只沉重的旧木箱
《精忠热血满江红》序
《陶娃学紫砂》序
活着真好
《无锡吴文化读本》前言
惊魂十五分
合欢树
无锡精神之精髓
蝴蝶
外婆的澎湖湾
悲情小巷
春风杨柳万千条
且思且书
由“可口可乐”修改配方想到的
大与小
谈信息的“时间差”
创造可贵
找到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贵在追求
敢于负责
培育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立足平凡止于至善
拍“马屁”之叹
重在养成,在养成中升华
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南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班主任应成为班集体的引领者和组织者
考试这件事情
分数那个东西
一份总结(代后记)
两株柏树
父亲曾经在院子里种了两株柏树,一株南,一株北。因为树苗又细又长,便用棒扶着它们。
院子的土地原来是旧屋基,很坚硬,不利于树木生长。南株正好种在原来的墙沟里,土质比较疏松,又靠近一个水池,池里的淤泥积水时间长了便腐熟了,正好作为肥料,所以生长很茂盛。过了一年,树干粗了二三倍,树枝苍翠,又浓又密。北株种在旧屋基中间,根须伸展不开,又没有肥料催发,不见长大多少,然而也渐渐老练了。不久,同时种植的树,大小便很分明了。
夏日的一天,我突然发现南株下面的枝叶有些发黄,晓得有病,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过了几天,黄叶由下至上渐渐蔓延,全树几乎一半枯死。我以为是虫害,寻遍树身又不见虫子。赶紧挖出,只见树根已发黑,表皮一触即落,方知是腐水溃烂根系所致。然而为时已晚,无可救药了。腐水烂泥,可为肥料,柏树开始受益,欣欣向荣,不想现在反为所害,过“度”所致啊。
北株临池稍远,幸免死亡,只是树叶黄绿,像人患了痨病,始终不见长大多少。一次,北风夹着雪片呼呼地刮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去看,这株柏树的主干被风雪压断了,只剩下端二三个枝丫。全家都以为它没有希望了,便听其自然。我外出求学回来,没有想到这棵树的新枝茁壮成长,已将折断的伤口掩盖起来,不留心观察已看不出来了,树茎也长粗了好几倍。看来,树根历尽沧桑,穿透厚厚的屋基,已到达自然之境了。
两株柏树有如此不同的经历,如此不同的结局,这是出乎我意料的。
路边菊
深秋,我漫步荒野,小径上的草儿已开始枯败,远方树的华盖在瓦解,风萧萧,草瑟瑟,颇有点肃杀凄凉的感觉。忽然,我眼前一亮,那羊肠小道旁,开着一丛金黄的野菊,在灰色的原野上显得那样耀眼夺目。哦,在那荒冢的边上,在那路边的石缝里,不也盛开着丛丛黄花吗?怪不得呼呼的北风里,有着那样浓烈的清冽的苦香!
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多半是那苦香的熏陶,我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多半是那黄花的激励。我隐隐地喜欢起这无人过问的、被遗弃路旁的野花了,要知道我一向是崇拜亭亭立于精致的花盆、需要无微不至抚爱的家菊的。我甚至有点奇怪,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情变化。野菊——没有家菊飘逸的风姿、硕大的形态、纷繁的色彩。
我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起一丛丛黄花来,只觉得一股更强烈的浓香直冲我的鼻咽。大自然经过霜打、风吹、雨浇而赋予这小花的清香,不正是花儿的本色?不正是深居简出的家菊所不具备的吗?我又发现,那小花儿,虽然每朵不足铜钱大,但每株顶端必三五成簇,而株与株必成丛,连成一片,蔚为可观。它的色彩没有苍白的,也没有灰暗的,永远是金黄灿烂,奔放热情。当百花凋零,百草枯萎,当你在最感寂寞与苍凉的季节,它不择地而出:荒芜的山地,瘦瘠的路边,陡峭的山岩……只要有土、有水,哪怕是极少量的土和水,它便顽强地生长、开花,一直陪伴着你,走完深秋寂寞的路,给你温暖,提你精神,促你奋发,使你永不感孤独。这或许正是因为它是野生的,可以自然地生长,没有人为的矫饰,也不受花盆的束缚,所以不矫揉造作,是自然的。自然和朴实是真的高贵!
聆听寂静
独自安然躺倒在万顷翠竹织成的葱茏间,躺倒在密密的青草铺就的温柔上,躺倒在大山怀抱着的静穆里,躺倒在翠鸟啼出的清幽中,面对无边翠绿的缝隙里高而且青蓝的苍穹,可以无限地松懈骨骼,松懈肌体,让感觉渐渐地沉入温馨的土地里去。漠然注视那挺拔的竹的崛起,我宁愿做一株阳光下自由生长的小草。
在这万籁俱寂、幽婉滴翠的氛围中,闭上眼睛,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思绪自由地放牧,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它忽而踯躅漫步,忽而纵横驰骋,忽而安眠于繁花绿草之间。
就这样静静地躺倒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放松在这温馨的土地上,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等待灵感的悄然而至……
一支神奇的弦乐渐渐从遥远的天国走来,静默无语的大地万物开始轻柔地协奏起美妙的乐曲:斑斓的鲜花盛开在无垠的山坡上,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淌,流向前方那望不到尽头的花的海洋,一切生命都在欢快地自由自在地生长……
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温馨的土地上,聆听寂静,心脏与大地的脉息一起搏动,思维无羁无绊地随风飘荡,如沐浴在凝脂般润滑的青雾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