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森林》这本关于鸟类的书,不妨说是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张请帖,如能唤醒,激发读者对博物学此一分支的兴趣,即达成了作者的一部分写作意图。
约翰·伯勒斯写《醒来的森林》时并未太仰仗严谨的科学,收获也多来自森林而非书房。鸟类学对他而言,最大的吸引在于寻觅、追逐与发现。而一切渔猎、美景或昼夜的冒险,都比不上远足时与原始自然之间无言的交融。那就像是借助山中的湖泊与溪流,去触摸人类远古母亲的脉搏,去感受她的血管之中流淌着何等强大的元气与活力,去了解她是如何不计他人目光地恣意生长。当鸟儿之歌从幽深隐秘之地传来时,我们便能体会到心灵的平和之軎,与此宁静极乐相比,音乐、文学,宗教不过是些皮毛象征。
约翰·伯勒斯 (一八三七-一九二一) ,博物学家、散文家,与约翰·缪尔并驾齐驱,两人均为美国环保运动标志性人物。伯勒斯一生著作颇丰,是继梭罗之后美国文学自然散文领域中最重要的实践者。 伯勒斯过世后,旧日居住的“山间石屋”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每年四月,约翰·伯勒斯纪念协会在伯勒斯生日之际向在自然文学创作中有突出贡献者颁发奖章,同时举行有关伯勒斯生平作品研究的各种学术活动。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为纪念伯勒斯其人而命名。
第一篇 鸟儿归来
第二篇 铁杉林中
第三篇 阿迪朗达克山
第四篇 鸟巢
第五篇 舂都观鸟
第六篇 桦山漫游
第七篇 蓝鸲
第八篇 自然之邀
附录 鸟类索引
《醒来的森林》:
快到湖的尽头时,船轻巧地转身,又悄无声息地划进那个神秘的环轨。细微的声响一如方才,但依然没有我们正在等待的猎物迹象。我们就这样回到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一样两手空空。
耽搁了一个小时,将近午夜时,我们再度出发。
等待非但没让我的警戒心和灵敏性减弱,反倒更为加强;夜色也愈加浓厚。夜刚过半,天空呈现出这个季节里午夜时分常有的那种柔和微光,“朗朗疏星”①温柔地给大地洒下清辉。我们漂进那个幽灵般的阴影地带,像之前一样缓缓前行。四周静得让人敬畏。头顶偶尔传来某只飞鸟微弱的叫声,一只蝙蝠飒飒地呼扇着翅膀疾速掠过,一只猫头鹰在山中呜叫,替周遭的寂静与孤独诉说衷肠。水边频频传来些响动,惊得我不由向船尾那个一言不发的身影投去探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