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是当今生物科学的主干课程,其实验应用到现代生物学的很多方面,但生物化学实验难度大,成本高,要在普通高等院校开设较多的内容,需要一本实用、好用、易用的实验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收集了一些短小精悍,包含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实验方案,再经过编写人员的多年反复使用和优化,以及经本科生几年的试用后,编撰而成。这些实验均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实验的成功率较高,实验成本适当,特别适合于作为本科生的实验教材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第一部分 基础性实验
实验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paper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 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犓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offlow,Rf)来表示。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