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思想与出处》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等。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香港孔子学院院长等。
总序
传记、文书与宋元明思想史研究
明代思想史研究的空间与进路
《四库提要》所见盛清学术偏见一例
15世纪之学术趋势
理论型的经世之学
——真德秀《大学衍义》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
丘溶《大学衍义补》及其在16、17世纪的影响
明儒湛若水撰帝学用书《圣学格物通》的
政治背景与内容特色
丘溶《朱子学的》与宋元明初朱子学的相关问题
《朱子学的》的流传与评价
陈白沙的出处经验与道德思考
明儒陈白沙对林光的出处问题之意见
读张诩《白沙先生行状》
黄佐与王阳明之会
项乔与广东儒者之论学
晚明思想史上的唐伯元
略论叶春及之功业和经世政论
吕坤的志业和思想特质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成为天主教徒试释
徐光启的理学观念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