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表演》分三个概念分别来投射戏剧、电影、视觉艺术的状态,着眼于后现代艺术的普遍危机,对于审美趋势和嬗变做了冷静的分析和解剖。
《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表演》的论述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戏剧学或者文艺理论著作之'宏大建构',而是在比较文学和跨艺术(戏剧、电影、视觉)框架内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剖析和理论梳理,用'戏剧性'、'空间性'和'向度'三个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另类地切入当下的戏剧、电影等文本和现象、空间解剖,特别是对于戏剧观演空间的深入探索具有一定的观念前卫性。本文的客观态度和前卫立场,对于戏剧、电影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表演》:结构性的景观和解构性的景观共同交织在上海这个具有历史、地理特色、文化特色和商业特色的空间里,使得上海的空间表演充满了这种复杂性图像。
当城市剧场在演出现代性戏剧时,雕塑空间已然在上海表演后现代性;当迪斯尼落户上海已经成为必然,在上海的石库门、老城隍庙、黄河路一带的老上海景观,明显地带有前现代性的痕迹:拥挤不堪、秩序凌乱、街道肮脏……这汇成了上海'空间的表演'之特别的张力。
这种张力如一列火车的行进,火车头被现代性驱动,车厢却带着前现代的乘客,充满了乡土情结和人际关系的心理图谱,而车尾已然有了新气象,各种后现代的新新人类各就各位、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各种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也在这个群体里流行。
濮波,浙江绍兴人(1970.12- ),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方向为戏剧与视觉文化理论。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
导论
空间表演何以成为问题?
研究对象 空间表演的三种形态和伦理
研究方法 空间理论、符号学、泛表演理论和'戏剧能'
第一章 空间中的表演:一种现代性维度
--镜框式舞台和非镜框式舞台中的表演
剧场幻觉的丧失和舞台转换
镜框式舞台与主流、商业表演
后现代的摹仿:全景舞台表演空间
非镜框式舞台与实验、民间表演
第二章 空间的表演
--雕塑空间的表演
空间的表演:社会剧场化
社会奇观:纪念性雕塑
城市雕塑的空间表演
空间的表演:走入艺术品内部
第三章 空间的表演性
--全球化资本逻辑和空间表演的同构性
空间表演性的合法性
全球化空间表演的逻辑链之一:壮观化
全球化空间表演的逻辑链之二:跨文化和多国表演
全球化空间表演的逻辑链之三:话语的共相
第四章 空间的表演性:迈向后现代
--全球化资本逻辑和空间表演的解构性
观念的解构:在二元对立和三元辩证之间
全球化景观一种:实景舞台和多媒体表演
在去魅和返魅中迈向后现代
上海世博会的空间表演
第五章 空间表演的伦理
空间表演伦理的两个坐标
创造性破坏的伦理
家/国和公民主体意识建构的伦理矛盾
全球化景观伦理:壮观化、跨文化背后的伦理
经典的'两重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