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为政者的学与思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为政之学——好学增强本领”,下篇讲“为政之思——大脑创造佳绩”,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各级领导干部怎样做到在为政中“学”和“思”。各级领导干部应把学习和思考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成长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为政者需要学与思,古人早就有箴言。《论语》写道,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常人只重“学而优则仕”这后半句,并以此激励自己刻苦读书,希望来日出人头地。为政者则要看重前半句,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基于此,写作了本书,意在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学”和“思”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李为君,女,1977年生,政治学博士,现任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篇。
周月,女,1987年生,法学博士,现任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篇。
上篇为政之学——好学增强本领
一、学习之价值/ 2 ☆ 学则智,不学则愚,读书可以使人增智/ 3 ☆ 非学无以广才,好学才能上进/ 5 ☆ 有知才会有智,知识就是领导的本钱/ 7 ☆ 意识到无知,即是有知的开始/ 9 ☆ 学而后知,加强学习才能增强本领/ 11 ☆ 实现中国梦需要学习型干部/ 13 ☆ 继承党的高度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 16 二、学习之内容/ 19 ☆ 读书贵在学好经典/ 20 ☆ 认真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 ☆ 学好历史这本厚重无比的教科书/ 26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营养/ 30 ☆ 学习与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各种专业知识/ 32 三、学习之学风/ 35 ☆ 学习需要刻苦精神,像孔子那样韦编三绝 / 36 ☆ 减少应酬多读书,挤出时间学习/ 38 ☆ 勤学不辍,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40 ☆ 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 41 ☆ 攻书莫为难,读书需要知难而进/ 43 ☆ 带着问题去学习,为解决问题而学习/ 45 ☆ 深入实际获真知,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之要/ 47 ☆ 学用结合,学问以用见得失/ 49 ☆ 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51 四、学习之方法/ 54 ☆ 学习不可不讲究方法/ 55 ☆ 学习必须自觉,应主动制订学习计划/ 59 ☆ 让兴趣成为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 61 ☆ 时而复习,温故而知新/ 63 ☆ 多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 65 ☆ 学而善思,善思则睿智/ 68 ☆ 学问学问,需要既学又问/ 71 下篇为政之思——大脑创造佳绩 一、修身之思/ 76 ☆ 严以修身才能理政/ 77 ☆ 领导干部当常修为政之德/ 78 ☆ 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 81 ☆ 虚怀若谷,虚心养性/ 83 ☆ 君子“慎独”,时时处处自觉律己/ 85 ☆ 反躬自身,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88 ☆ 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要求/ 90 ☆ 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说“不”/ 92 二、政绩之思/ 96 ☆ 在其位,谋其政:从政者理应创造一流政绩/ 97 ☆ 实干兴邦,政绩出于实干/ 99 ☆ 得民心者显政绩,民心是衡量政绩的一杆秤/ 102 ☆ 守住一股静气,出政绩切忌浮躁/ 104 ☆ 功成不必在我,栽树为后人乘凉/ 106 ☆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108 ☆ 不奢虚华,“政绩工程”劳民伤财/ 111 ☆ 超越GDP ,破除GDP崇拜/ 115 三、责任之思/ 116 ☆ 责任胜于能力,从政者需要胸怀强烈责任心/ 117 ☆ 敢于负责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 119 ☆ 铁肩担道义,写好“责”字重千钧/ 122 ☆ 为官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 124 ☆ 履行责任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126 ☆ 不要问“难不难”,只需想“该不该”/ 128 ☆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 130 ☆ 履行责任要有钉钉子的精神/ 132 四、用权之思/ 134 ☆ 执政为民,权力一定要为人民所用/ 135 ☆ 秉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137 ☆ 让权力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 139 ☆ 反对特权思想,拒绝特权现象/ 142 ☆“二线”也有“权威”,莫要小觑“二线权力”/ 145 ☆“不唯上,只唯实”,从政者不必马首是瞻/ 147 ☆ 力戒暗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50 五、决策之思/ 153 ☆ 领导工作的核心在于决策/ 154 ☆ 深谋远虑,需要科学运筹/ 156 ☆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158 ☆ 独断专行必输于群策群力/ 161 ☆ 学好适度决断这门功课/ 163 ☆ 当机立断,决策不可优柔寡断/ 165 ☆ 立足长远,避免决策近视症/ 168 ☆“一切责任在我”,勇于承担决策的责任/ 170 六、用人之思/ 173 ☆为政之要,唯在用人/ 174 ☆ 用人必先识人:学会用“X光”透视人心/ 176 ☆ 把握好人才的“德”与“才”的尺度/ 178 ☆ 摈弃个人好恶,用人重在出以公心/ 182 ☆ 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山头、小圈子/ 184 ☆ 知人善任,用人务必尽其才/ 187 ☆ 容短补长,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 189 ☆ 要有容人的雅量与度量/ 191 七、规则之思/ 194 ☆ 人人都应树立规则意识/ 195 ☆ 守规矩的担当才是真正的担当/ 197 ☆ 将规矩谨记于脑,了然于胸/ 201 ☆ 人人平等,规则面前无特权/ 203 ☆ 感情不应左右规则,人情不能混淆公私/ 205 ☆ 打破“潜规则”,树立“明规则”的权威/ 208 ☆ 规则重在执行,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11 ☆ 有权不可任性,天马行空迟早会出问题/ 214 八、清廉之思/ 217 ☆ 从政第一要则:戒贪守廉/ 218 ☆ 洁身自爱,拒腐防变,砌起坚固的防火墙/ 220 ☆ 抵挡不住诱惑,就将失去未来/ 222 ☆ 欲望过多就会被欲望所吞噬/ 224 ☆ 执着于名利金钱是从政之大忌/ 226 ☆ 警惕糖衣炮弹,避开甜蜜的伤害/ 229 ☆ 政商交往切勿勾肩搭背/ 231 ☆ 管住家人,莫要小觑“贪内助”/ 233 九、忧患之思/ 236 ☆ 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37 ☆ 增强忧患意识是推进党的事业的强大动力/ 238 ☆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领导者,卓越与他无缘/ 243 ☆ 常怀赶考之心,永葆赶考精神 / 245 ☆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改革化解忧患/ 247 ☆ 既要走钢丝,又要攀高峰/ 249 ☆ 自我鞭策,在成绩面前勇找差距/ 252
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越来越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领导干部不但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样在向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不断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勤于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唯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成真。
历史经验证明,学习事关一个人的发展进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都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学习。否则就会知识透支,能力疲软。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 一、学习之价值 人的学问来源于学习。领导干部治国理政、为民服务,都离不开学习。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学问,才能做好各项政务工作。 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基础,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当今社会,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勤于读书学习,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即使工作经验再丰富,也难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习使人进步,读书可以增智。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领导干部:“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学则智,不学则愚,读书可以使人增智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毛泽东 读书修身、从政修德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所崇尚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对于为官者来说,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语有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是治心养性的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这是他勤于学习的结果。 孔子向来好学不倦,不耻下问。他曾向郯子请教关于少昊时代职官制度典籍历史等情况,向苌弘学习音乐理论和天文知识,向师襄学习弹琴,据说有个孩童为难过他,孔子也虚心请教,口称为师。公元前525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问鲁国。郯国是位于鲁国东南的附属小国(今山东郯城附近),郯子是五帝之一少昊的后代,故对少昊时期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在招待郯子的宴会上,鲁国一大夫问他,少昊时期以鸟名作为官吏名称的情况,郯子作了解释。孔子听到郯子这般宏论,敬佩不已,随后单独求见请教。此时孔子27岁,早已声望在外。郯子回答了孔子的许多提问,包括少昊时期的官吏制度,孔子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得到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于是人们就把郯子当作孔子人生中值得尊敬的老师之一。 孔子在每个人身上都学习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博学。 学习是人生的一种完善,能够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初始目的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和在事物中成就自我,但其最终目的是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最终做到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古人学习,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是要和养性结合在一起的。在今天,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是改造世界观。领导干部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些走向腐败之路的官员之所以产生蜕变,走向腐败堕落,根源就在于他们只学到了如何获取更多的权力、威望和财富,但是却把学习这门自我完善的修炼课弄丢了。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习使人进步,读书可以增智。对于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于公于私,读书学习都非常必要,不能盲目地生活。毛泽东同志就多次说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工作,那样不会掌握要领,而是在瞎折腾,不但付出很多,效率不高,而且还会使自己变得庸俗不堪。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各级领导干部或者主政一方,或者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掌握着或多或少的资源分配使用大权,同时也肩负着重要责任,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兴衰荣辱,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福祉。因此,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站在时代的前端,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想被飞速前进的时代甩在后面就要学习,想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继续保持高竞争力还是要学习。领导干部要时刻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高尚情操。一日不学就心有不安,督促自己坚持学习,使知识得到更新。 古人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身为领导干部,学习是个人进步、事业兴旺的起点和前提,只有学习才能立德立言,只有学习才能增智养才,只有学习才能创业建功。 ☆ 非学无以广才,好学才能上进 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才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到今天。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领导干部选择自觉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吸取新营养,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坚定政治方向,保持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变化的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知识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积累速度也日益提高,呈“知识爆炸”形态。据统计,从1750至1900年的150年间,知识积累量翻了一番;1900至1950年,仅50年又翻一番;1950至1960年,用了10年又翻了一番;1960至1992年,每5年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每73天就要翻一番。近30年来全世界所创造的知识,相当于人类在此以前2000年文明所创造知识的总和。技术创新周期也大大缩短。据美国技术进步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美国公司推出一项新产品需要35个月,到1995年只需23个月。上述一系列数据向我们昭示,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爆炸增长的时代。身处这样一个时代,领导干部共同的感触就是所学的知识不够用,曾经拥有的知识骤然间“老化”。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领导干部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树若空心必死,人若空虚易躁。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往往做不成大事。现实中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往往很空虚,甚至百无聊赖,最终一事无成,甚至可能酿出事端。学习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即是知行的统一。学习可以使一个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既能真正认识自己,又能充实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怎样才算“懂”和“通”呢?对一般学习者而言,学懂弄通就是弄清相关学习内容的本来面目,但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显然不够。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学习的首要目的是推进工作,而不仅仅是增长学识。所以对领导干部而言,要树立与时代同步的学习观,即学习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自身工作领域的相关问题洞若观火才算真正“学懂”,能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才算真正“弄通”。 ☆ 有知才会有智,知识就是领导的本钱 知识是领导的本钱,不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最新信息,怎么能做好领导工作呢? ——胡耀邦 不断地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这是领导干部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广大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紧跟上时代的脉搏,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工作职责。 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着复杂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胜任工作,获得群众尊重和支持,就必须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领导干部通过读书,不但可以获取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还能够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要求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升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今天的一部分领导干部,面对严峻的挑战、考验和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消除这些恐慌,唯一的出路在于学习。领导干部只有克服惰性,始终不渝地勤学不辍,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在学习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今天的领导干部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周恩来、胡耀邦爱学习是出了名的,给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周恩来对学习勤奋刻苦,真正做到了勤于始终。1914年,他在一篇题为《一生之计在于勤论》的文章中说道:“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贵乎学。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足矣。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周恩来初入南开学校读书时,英文基础比较差,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将洗漱和吃早饭之外的时间以及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英文,英文水平很快有了提高。在革命时期,时刻不忘学习,即便是在病重时,也没有忘记学习。1935年8月的一天,在长征途中的周恩来突然病倒,体温高达39.5摄氏度。第三天稍好一些时,就叫警卫员拿了文件、书报给他看。 胡耀邦也是一位非常热爱读书学习的有魅力的领导人。他至少通读过两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并对其中一些重点篇章进行了反复阅读。尤其是《毛泽东选集》,他不但读过10多遍,还参照不同版本对比着读,以求更好地理解。胡耀邦读书非常认真,他不仅对感兴趣或觉得重要的内容用红笔画上杠杠,并在页眉页边密密麻麻写上批注,还记笔记,做摘抄卡片。在1987年辞去总书记职务到1989年去世的两年多时间里,尽管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仍通读了一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且做的笔记达24本之多。 《荀子大略》中提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其意是指: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才能把官当好。 领导干部要认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自觉地读书,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要勤学苦学,抛弃功利,摒弃浮躁,发扬挤劲、钻劲、韧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要广学博学,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求得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 意识到无知,即是有知的开始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春秋)老子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巧妙的比喻:画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好比是圈子的内中,而无知的东西就好比是圈子的外缘。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越多,这个圈子就越大,同时这个圈子的外缘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是智慧的意思。为什么说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智慧呢?这个世界的知识是没有尽头的,这个世界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果恃才傲物,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学习了,那么也就代表这个人走不长远了。老子曾这样说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毕秋帆编纂的《续资治通鉴》可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毕秋帆中过状元,名满天下,当时他觉得天下自己的才学第一,无人能比。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便让手下通报巡抚大人来了,没想到这个老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是低着头念自己的经。毕秋帆见状心里很不高兴,就故意走近老和尚。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才向毕秋帆合掌行礼,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老和尚回答:“《法华经》。”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于是就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随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殿中十八尊罗汉各种表情,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自以为是的人,也可笑;天下之大,不知何处是学问的尽头啊。”毕秋帆听后面红耳赤,自觉羞愧,向老和尚作了揖,说道:“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鞠了一躬,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身为领导干部,有什么不懂之处便要取经他人,这样大家就会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领导干部要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不要觉得一些事情不懂很丢人,恰恰是不懂装懂才丢人。不懂装懂,不仅会耽误工作,也会耽误个人能力的提升。 时代在变化,我们党也要应对时代潮流进行发展,停滞不前只能被时代抛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领导干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前提便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都恃才傲物,凭借着现有的知识觉得能够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就会导致原地踏步的状况。《吕氏春秋》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领导干部要清晰地看到自己能力的高低,明白自己的长处短处所在,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有了这样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在个人能力上不断进步。领导干部的个人进步必然会推动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进步。 ☆ 学而后知,加强学习才能增强本领 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习近平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做到“生而知之”,就连孔子这样的圣贤,也曾亲口对弟子们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一个人的本领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每个人刚来到世界时,都是一无所知,需要在不断地学习知识提升本领中成长、成熟、成才的。无论是科学家、工人、农民、企业家、还是领导干部,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掌握的知识本领不同,从事的职业和工作不同,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同。 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治国理政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古人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要完成这项使命,离不开快速高效的学习。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领导工作就难以做好,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所部署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加强学习,领导干部才能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能履职尽责、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 领导干部要么主政一方,要么负责一个部门,工作头绪多、事情杂,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领导干部应该系统全面地学习,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本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 学习是时代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力已成为创新力的基础和前提,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学习关系着国家前途、决定着民族存亡与政党兴衰。共产党要永葆执政地位,就必须来一个全党大学习,知识大更新,思想大解放。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这个现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素质,以带动和影响全民学习的风气。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增长本领,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