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50年的专业经验,深刻而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帮助父母停止无用而伤人的吼叫,与孩子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终于有了一本深刻又实用,并不羞辱人或者试图说教的书。”——肖莎娜·贝内特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抑郁方向的专家 为人父母本来就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更别提你的孩子连一些小事都不肯听话——不肯把玩具捡起来,不愿去洗澡,甚至不肯上车去学校——这些都很容易让人火冒三丈,不由自主大吼大叫起来,往往还说出一些令自己后悔和沮丧的话,伤害孩子,也让自己感到挫败。如果你也是一位容易过度反应的父母,你肯定试图有所改变,但却求变无门。幸运的是,罗娜·雷纳通过总结自己近50年的专业育儿经验,又运用气质理论告诉我们,真的不需要大吼大叫,你也可以找到温柔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合作。本书告诉你:●父母们吼叫的原因以及他们为什么想要改变。●吼叫会对孩子和成人有什么影响。●日常生活中是哪些因素的逐渐积累*终导致我们又吼又叫。●如何辨识引发吼叫的隐性因素。●你的个性以及你的孩子的个性对“吼叫”有什么影响。●你为什么想要停止吼叫。●如何减少吼叫——就从现在开始。
第2章
我为什么吼叫?——理解促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我从未想到我的孩子会还嘴,并且认为所有人都得听她的。她怎么会变成这样?我现在该怎么办?
——布瑞丝,心理学家,有一个7岁的孩子
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很受欢迎的育儿书,书中就如何让孩子肯听父母的话给出了详细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我惊讶又失望地发现,每当我试图按照书里的指示去做时,反而会更容易冲孩子大叫大嚷,然后感觉一团糟。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我觉得是因为尽管书的初衷是好的,尽管我也很努力,但是我并没有注意到是什么因素刺激了我的情绪。我从书上学来的应对孩子的方法并不一定合适,反而让孩子们更加刺激我。
在这一章里,你将会识别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刺激你情绪的因素,也将发现当你就要大发脾气时,你的身体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反应。一旦你找到了来自你的孩子,来自周遭环境,来自你的想法以及你的感受的刺激因素,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作出改变。
在继续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将会学到一些方法,让你更加熟悉自己和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反应模式。这一章里我们先来探索那些日常生活中会瞬间把你“点着”的因素。随着自我认知的加深,当自己再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时,你就会更有容忍度。在选择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时,你将更有想法,更理智,更能够在基于对自己和孩子的爱和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并且作出决定。
一、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因素
崔西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他告诉我:“下午4点是我最容易崩溃的时间。真希望我能坚持到5点,在我妻子到家前,不发脾气。那个时间,孩子们累了,容易暴躁,总是互相指责。我在忙了一天之后也很需要一点安静的空间。可我面对的总是孩子们的哼哼唧唧和调皮打闹,搞得我很头痛。“
克里斯蒂是一个妈妈博客的作者,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她说:“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当我正在打扫房间,为出门作准备时,却发现我刚打扫完这间屋子,另一间又被孩子们搞得乱七八糟。这让我觉得有永远也干不完的活儿。是的,我是整洁控。永远准备着说不定哪天会在买菜的时候遇见女王,能邀请她到家里来喝茶呢。”
观察一天当中怎样的环境和哪个时间段是你最容易情绪崩溃的时候,这样做需要勇气,但很值得。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触发点,但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些共同的“热键”,会启动他们的吼叫模式。比如崔西,他们需要一个计划,让那个崩溃时段的状况有所改变。这一家人负荷过重,很可能他们一整天都在努力工作,在拼命适应,在试图控制冲动。他们应该一起重新思考下午的安排,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每个人的压力。
克里斯蒂的幽默会帮她度过一天当中一些艰难时刻,但她也承认,放弃一些自己的完美主义有助于安抚她的情绪。
1.外部触发器
触发器指的是一种暗示或者指令。外部触发器来自除了你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可能是任何会让你采取行动的因素,比如:
◎开车时,当你看到前面的车亮起了刹车灯,你就知道要踩刹车了。
◎每次你女儿一开始哼哼唧唧地抱怨,你就会生气。如果她没完没了,你就会开始冲她嚷嚷。这里,外部触发器就是她的声音和她的要求。
◎当你看见你的伴侣又把内衣扔在浴室地板上,你就会生气。他的行为就是你情绪反应的外部触发器。
一天当中,你会对各种人和事作出回应。你对一件事的解读会影响你的情绪和你作出的回应。
2.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当你开始吼叫,你的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升级。这是一种内部状态。你可能会感觉到焦虑、害怕、失望,或者生气,或者会对刺激你情绪的当前局面产生许多混乱狂躁的想法。一个外部事件可能成为愤怒情绪的导火索,但之后就是你的想法在为这怒火提供燃料。在《当怒火伤害了你的孩子——父母指南》(麦凯等著,1996)一书中,麦凯指出,在愤怒之前,总有两个排头兵:压力和触发怒火的想法。我赞同这个观点。不过,我用了“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这个概念来作为与外部触发点共同导致情绪爆发的因素。
比如,当你看到你的伴侣的内衣在地板上(外部触发器),你开始想(升级的想法):他真是个懒鬼,我干嘛要事事都替他做呢?或者,我都跟他说过一百次了,让他把衣服放进篮子里,但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要求。想到你跟在他身后捡衣服,他却毫不在意,你可能还会感到悲伤或愤怒。
当你继续对自己说这些消极负面的话时,你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当你的伴侣一进门,你酝酿已久的想法和情绪就会爆发,你冲他大嚷,指责他是个冷漠的懒鬼。如果旁边还有孩子,那么他将成为你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内衣是外部触发器,之后你的想法令你的情绪升级到一个爆发点,然后你通过大吼大叫表达了愤怒和伤痛。
当你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触发器以及想法和情绪是如何升级的,你就可以开始作一些改变,阻止情绪的爆发。你无法控制自己每天将会面临什么挑战,但是你却能够控制自己的回应,调整你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解读方式。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对解决问题和改变行为十分有效,但是需要你有决心反思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下面两个故事就展示了外部触发器如何在内部发生作用,以及想法是如何升级的。即便它们与你的实际状况并不完全吻合,但你也许可以因此联想到自己的情形。
·尼克的故事
尼克是一位在读研究生,正在努力写论文。一天晚上,他6岁的儿子杰森开始吵闹,不肯上床睡觉。儿子的抱怨惹恼了尼克,增加了他的压力。尼克迅速进入了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他之所以吵闹,就是因为我要完成学校的功课。他总是不服从我的管教。他的行为像个小宝宝,他都那么大了,完全可以自己上床睡觉。
尼克逐步升级的想法增加了心中的厌恶,然后他用朝杰森吼叫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你吵闹,今晚的睡前故事取消。什么时候你才可以不麻烦我,自己去睡觉呢?我烦死你了!”
尼克吼叫的结果是让自己整个晚上都感觉很糟糕。他想做完功课,但总因为内心的罪恶感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对杰森来说,尼克吼叫的结果是他哭着上了床,他很希望睡觉前能跟爸爸亲热一会儿。在学校待了一整天,他很想念爸爸。他常常感觉爸爸有比跟他在一起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果尼克能够不让自己的想法继续升级,他也许会想起来,杰森并不擅长适应生活场景的转换。一个在适应变化和转变方面表现迟缓的孩子很容易让父母不耐烦。杰森需要帮助来建立自己的睡前习惯,如果爸爸能放点儿音乐,或者给他讲个舒缓情绪的故事,情况就会好得多。在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你会学到如何扭转那些不断升级、导致负面反应的想法。
·帕特的故事
帕特的故事是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想法和感受如何刺激你进入坏情绪,触发吼叫,并且让你一整天都不得解脱。
帕特一早醒来就觉得烦躁不安。她发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没时间在晚饭前买菜,所以只能又叫外卖。她对于今天要跟老板进行的会议很担心,然后又想起不能去看女儿的足球比赛,她开始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
帕特很想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她也努力想要在自己的新工作中留个好印象。她和她的伴侣分手了,所以要独自承受很大压力。
当帕特在屋子里忙活着收拾准备,孩子们开始央求她做米奇薄饼当早餐,她马上朝他们嚷道:“你们当我是什么?你们的私人厨师吗?今天要上学,你们自己弄早餐吃!”
孩子们哼哼唧唧地抱怨,帕特继续吼叫:“赶快!我今天可不能迟到!你们知道按时上班对我有多重要吗?你们总是让我买这买那,如果我丢了工作,哪有钱买东西。赶快!”
在吼叫之前,帕特想到的是她忙碌的一天以及工作中的焦虑。她的内心不断产生怒气。做薄饼的要求点燃了导火索,她就爆发了。她的怒火伤害了孩子们,他们只得又困惑又沮丧地去上学。
帕特本可以不通过吼叫的方式拒绝,这样就不会让孩子们觉得是自己的错,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提出了小孩子都可能提出的正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