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育儿图书中最全面、最接地气的唯一一本,由育儿专家李明辉编写,为妈妈细致讲解0~3岁宝宝成长发育标准、养育护理、辅食添加与营养餐、早教启蒙、亲子游戏、身体不适对策等要点,书中列出了几百个生活中妈妈最头痛、最关心的育儿难题,并一一给予详细解答,面面俱到。
★辅食添加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每一个时期添加的食物和方法以及原则都是不一样的!
★抚触让宝宝享受最惬意的时光。
★语言能力、大动作开发、社交技能……在生活中就能得到锻炼。
★感冒、咳嗽、磕碰……这些都在所难免,做好日常预防措施,遇到问题时也要沉着冷静。
★为新手爸妈准备的最全面、准确的育儿技巧大百科,让你远离育儿的畏惧!
★数万名新手妈妈试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大家最需要的
★全面迈入晒娃时代,养得好才叫酷!
★全能宝宝,超凡表现的奥秘在哪里?
★喂养、起居照料、智能开发、患病护理……一切的一切都在妈妈掌握之中!
★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心尖上的宝贝不一般的呵护。世界从这一天改变 因为有你!
宝宝,你要记住,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独一无二的!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会一直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战胜挑战。优秀的你一定能够面对并且战胜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只盼望你能健健康康,做个一个有责任心、有公德心、有爱心、有恒心的人……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加油,我的宝贝!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溢乳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就好像宝宝吃多了,有时顺着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时一打嗝就吐奶,这些一般都属生理性的反应,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及其解剖特点有关。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贲门肌肉不发达,关闭松,这样,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吞咽的空气较多时就容易发生溢乳,这种现象对新生儿的成长并无影响。
只要每次哺乳后,竖抱起新生儿轻拍后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气排出来,且睡觉时应尽量采取头稍高的右侧卧位,克服溢乳的发生。采取侧卧位还可预防乳汁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为了防止宝宝头型睡歪,应采取这次哺乳后右侧卧位,下次哺乳后左侧卧位,同时还可避免误吸乳汁到呼吸道的危险发生。若发生呛奶,应立即采取头俯侧身位,并轻拍背,将吸入的乳汁拍出。
有些新生儿吐奶后一切正常,也很活泼,则可以试喂,如新生儿愿意吃,那就让新生儿吃好;而有些新生儿在吐奶后胃部不舒服,如马上再哺乳,新生儿可能不愿吃,这时最好不要勉强,应让新生儿胃部充分休息一下。一般情况下,吐出的奶远远少于吃进的奶,家长不必担心,只要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偶尔吐一次奶也无关紧要。若每次吃奶后必吐,那么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因疾病而导致的吐奶。
皮肤红斑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
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会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有超过1周的情况。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一般情况,新生儿红斑对健康没有任何威胁,
不用处理也可自行消退。
先锋头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随着阵阵宫缩,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使颅骨发生顺应性变形而被挤长。同时,头皮也由于挤压而发生先露部分头皮水肿,用手指压上去呈可凹陷性鼓包,临床称产瘤。一般宝宝出生后1~2天即可自然消退。对新生儿健康并无影响,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鼻尖上的小丘疹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几乎每个新生儿都可见到,一般在出生后1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任何处理。
四肢屈曲
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长害怕,担心宝宝日后会是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状,即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的正常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而罗圈腿即“O”型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枕秃
新生儿枕秃,并不是新生儿缺钙的特有体征。枕头较硬、缺铁性贫血、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等,都可导致枕秃。
挣劲
新手妈妈常常问医生,宝宝总是挣劲,尤其是快睡醒时,有时憋得满脸通红,是不是宝宝哪里不舒服呀?事实上宝宝并没有不舒服,相反他很舒服。新生儿憋红脸,那是在伸懒腰,是活动筋骨的一种运动,妈妈不要大惊小怪。把宝宝紧紧抱住,不让宝宝挣劲,或带着宝宝到医院检查,都是没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