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燕语:张燕教授管理随笔集》收录了美国莱斯大学琼斯商学院张燕教授的三十余篇随笔,分成三个部分:“时事管理篇”“生活旅行篇”和“子女培养篇”。 “时事管理篇”反映了张教授对公司治理及高管团队的更替等问题的剖析,以及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评论,例如叙利亚难民问题、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柴油机“排放门”事件等。该部分还包括了张教授关于职业发展建议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者,会很有启发。“生活旅行篇”记录了张教授在世界各地旅行的观察和感想。“子女培养篇”不仅包括张教授培养一女一儿的体会,还包括了她正在读高中的女儿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青少年教育的一个侧面。
《莱斯燕语:张燕教授管理随笔集》:分享感理学的奥秘和美妙。文笔优美,图文并茂,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
知名管理学者陈劲、陈晓萍、李新春、武常岐、忻榕联袂推荐!
从生活随笔到管理随笔(代序)
这是一本玩微信玩出来的书。两年前,一位朋友教我用微信。我加了一些朋友,然后就成了一只从不冒泡的“水牛”。可是,我喜欢时不时地刷刷朋友圈,因为我有一些很有趣的朋友。有一位朋友是资深“驴友”,有空就出去登山。我坐在家里已经跟着她登上了好几座高山、徒步穿越了好几个国家公园。
相对而言,我的生活是简单甚至是有些枯燥的。我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而且家与学校之间只有五分钟的车程。除了上课时和学生有交流、在家里和我的先生及两个孩子有交流,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对着电脑,分析数据,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文章。所以,观赏朋友们的精彩生活,我是有点“临渊羡鱼”的意思。
终于有一天,我开始“退而织网”。那是在一次度假中,我远离电脑,四处随便闲逛,有点小小的感想,就随手在手机上写下来了。没想到发在朋友圈之后,有好多朋友点赞和跟帖,这让我很受鼓励。其实在那之前的十几年里,我已经很少写中文,也很少写与学术无关的文章。慢慢地,我青少年时期还算不错的中文写作能力逐步地在指尖恢复。有意思的是,我的大脑似乎对这两种写作制定了不同的程序:要写英文学术文章,我必须坐在电脑前;要写中文随笔,拿着手机更容易让我进入状态。
我开始用微信记录身边的事情和想法。这就像写日记,只不过这些日记是要与别人分享的。既然要与别人分享,内容当然要开心些、美好些。毕竟,没有谁愿意或者有责任去当别人抱怨生活的精神垃圾桶。为了记录快乐的事情,我就需要寻找快乐的事情;实在没有,就要创造出一些快乐的事情。譬如,喝茶时,把茶杯、茶点摆放得漂亮些。于是,一个快乐的瞬间就被创造出来、记录下来了。这样做,看起来可笑,但是确实起到了正向心理暗示的作用。不信试一试,穿戴整齐,对着镜子微笑,对自己说几遍:“我很开心!”然后微笑着走出家门,很有可能,你这一天就是开心的。相反,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说,“我的人生很糟糕”,非常可能,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很(更加)糟糕。
如果只是这样,我的文章大概也就停留在“鸡汤文”的水平上了。可是,生活中,除了风花雪月,还有很多严肃的话题。对我而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15年春节前后有关柴静及其关于雾霾问题的纪录片的争论。我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从NBC的布莱恩·威廉姆斯的被停职看柴静及她的〈穹顶之下〉》。这篇文章得到很多朋友的欣赏及推送,让我很受鼓舞。由此开始,我试图用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诠释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商业、管理问题,譬如企业高管突发疾病、死亡对企业的影响,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排放门”丑闻,以及谷歌的海外反垄断调查,等等。
我在《写作两类文章的随想》一文中谈到,写管理随笔与写学术文章有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价值。学术文章的写作与发表周期很长,注重理论的原创性和实证的严谨性。随笔类文章则侧重于时效性和对实践的针对性。因为这些区别,这两类文章通常是由不同的人来写的。我在本书中的文章算是做个跨界的尝试。尝试的效果如何,自然要由读者们来判断。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时事管理篇”,不仅包括了我对目前一些管理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学术研究生涯的反思,而且收录了我以前发表的有关公司高管继任及公司治理的管理实践类文章。第二部分是“生活旅行篇”,记录了我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墨西哥等地旅行的观察与感想。第三部分是“子女培养篇”。如果说前两个部分分别体现了我作为一位学者和一个游客的身份标签,这一部分则体现了我的另一个身份标签: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女儿17岁,上高中四年级;儿子11岁,上初中(六年级)。这部分不仅包括了我的育儿体会,更有意思的是,还包括了我女儿的7篇文章。女儿是她们学校校报的记者和编辑,她的作文获得了美国“Scholastic Art & Writing”全国金奖(2016)和全国银奖(2012,2014)。希望她的文章能够使读者们管中窥豹,了解美国中学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感谢我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们。你们的精彩生活丰富了我的生活;你们的点赞、跟帖及推送鼓励我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非常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林君秀老师和贾米娜老师。如果不是林君秀老师的鼓励,我就不会有把文章结集出版的想法。贾米娜老师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她对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仔细的审阅,纠正了我原文中很多语法、表达甚至事实上的错误。从这两位老师的身上,我再次体会到“北大精神”。
此外,非常感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陈劲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的陈晓萍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李新春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武常岐教授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忻榕教授。这几位教授是我的良师和益友。感谢他们对本书的推荐。最后,感谢我的先生李海洋教授、女儿子檀和儿子子豫。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份美好的生活,这份美好不仅藏在心里,还流露于指间、反映在这本书中。
张燕
2016年7月15日
于美国休斯敦
张燕,美国莱斯大学琼斯商学院Fayez Sarofim Vanguard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公司高管领导力和CEO的继任、新兴经济体的技术创业与外商直接投资。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管理学领域的国际顶ji期刊上,研究成果获得诸多商业媒体,比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经济学人》《投资者商业日报》《今日美国》 以及美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等的多次报道。
先后获得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香港城市大学国际商务哲学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战略学教授,并先后任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杰出访问教授。入选第十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目 录
第一部分 时事管理篇
高管突患重病? 这四招可缓解冲击波 /003
大众汽车“排放门”之后的监管之栓 /008
人文的力量及人性的光辉:2015年叙利亚难民问题 之一 /014
人文与理性:2015年叙利亚难民问题之二 /016
谷歌如何应对海外反垄断指控? /019
从小扎捐款谈美国社会的慈善捐赠 /022
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成本理论 /026
听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三世谈古论今 /031
参观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035
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名主持布莱恩..威廉姆斯 被停职看柴静现象 /037
高管传承的艺术 /043
培育高管,告别 CEO继任危机 /061
屡见不鲜的公司治理问题:一个全球性顽症? /075
中国和印度的公司治理变革:机遇与挑战 /091
治学的态度 /107
年轻人,给你自己找个导师 /112
写作两类文章的随想 /118
年末欢聚及总结 /121
莱斯村记 /124
第二部分 生活旅行篇
澳大利亚的选择 /129
再访悉尼 /133
范尔踏雪行 /137
西锁岛、落日与海明威故居 /142
加州蒙特利,旧地重游忆当年 /147
重回母校南京大学 /151
拉斯维加斯与大峡谷 /154
重游京都 /157
坎昆泳池吧的着装标准 /161
小院风情 /165
我想随心所欲 ———读晓萍的新书有感 /169
有一天,当亲人逐渐远去 /172
熨斗来了 /175
2015年感恩节聚会前记 /178
第三部分 子女培养篇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183
选择的权利 /189
美国中小学教育观察 /193
女儿的文章:一个美国中学生眼中的学校生活 /201
创新型教室: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201
课外实践考察:是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吗? /208
为高中毕业后的“间隔年”正名 /212
一名乒乓球选手的奋斗之路 /216
高中男排遭遇滑铁卢 /220
嫉妒在情人节的花束中蔓延 /226
教师的女儿卖曲奇饼卖出了新高度 /229
治学的态度
刚刚接到通知,李海洋教授和我2010年发表于《战略管理学报》(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文章获得了创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奖项:Greif Research Impact Award。今年8月在管理学协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年会上领奖。
这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它的评选标准是,6年前发表于顶级管理学期刊上的所有关于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的文章都参选,文章发表后5年之内被引用率最高的那篇文章获奖。引用率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s Index, SSCI)为准,不包括自我引用。所以,这个奖项能比较客观地评选出对创业学这个领域最具影响力(impact)的文章。
获奖文章是:
Zhang, Yan and Haiyang Li (2010), Innovation search of new ventures in a technology cluster: The role of ties with service intermediar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1(1): 88—109.
回想起来,这篇文章从最初投稿,到最后被接受,一共花了8年时间。在几个顶级管理学期刊转了一圈半。为什么说是“转了一圈半”呢?因为有一两个期刊,我们投了主题特刊(special issue submission),然后又试了常规投稿(regular submission)。最终,它在《战略管理学报》被杜克大学的威尔·米切尔(Will Mitchell)教授接受。
8年“磨一剑”,其中艰辛,只有自知。今日得奖,真是意外之喜。非常感谢引用我们文章的学者们。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努力,将针对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学研究和创业学研究发扬光大,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
有些学生、青年学者问我,如何才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这么多的文章?我想,除了良好的训练(training)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个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举个例子吧。这一周我每天都工作到凌晨,终于完成一篇文章的大修改(major revision)。虽然我也知道熬夜不好,却总是难以避免。事实上每次文章大修改到关键时刻,我都近乎于日不能食、夜不成寐。也正因为如此,我在顶级期刊上修改再投稿(revision and resubmission)的成功率一直比较高。
文章大修改刚开始的时候,是“大动作”,包括收集新的数据、重新作数据分析、改写理论部分等。在最后的阶段,这些大改动已经完成,更多的是对细节的完善。有些学生、青年学者抱有“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不愿意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
在我看来,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对细节的重视不仅影响到文章最终能否被接受,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一篇有趣的文章(an interesting paper)变成一篇了不起的文章(a great paper),甚至成为博士生文献研读课上的范文。况且,一篇文章一旦发表,就是白纸黑字,一生如影相随,想丢都丢不掉。所以,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声誉负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能精益求精,把自己折腾得很累,同时把合作者们也折腾得很累。我也知道我对学生和合作者的要求挺高的,有时会很不好意思。可是我也只能说,“我对我自己的要求,绝不比我对你们的要求低”。
再举个例子吧。我们管理学协会一年开一次年会。2015年8月,先生在上课,女儿在夏令营;我自己带着儿子来温哥华开年会。
儿子第一次参加管理学协会的年会,是2005年8月在夏威夷。那时他只有3个月。折叠婴儿床、婴儿车、摇摇椅,我们全都带上了。在机场遇见学界“大牛”迈克·希特(Mike Hitt)教授及其太太。希特教授的太太开玩笑说,“迈克,你总是说我出门旅行带的东西多,你看看他们,这才叫行李多呢!”
儿子现在10岁零3个月,一共参加了11届管理学协会的年会呢!我自己呢,从1997年作为博士生入学,到2015年,18年参加了18届,一次都没有错过。我这个纪录,其实不算什么,超过的人应该不少。可是要想超过我儿子的纪录,就比较难了!是我对学术的执着,成就了他的这个纪录。
2005—2015,10年间,我儿子从一个怀抱里的婴儿长成了一位少年。我从一名起步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登上了教授职位的最高级别——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我俩一起成长,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所以,如何才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这么多的文章呢?我的建议只有两点:(读博士时)获取最好的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证上的训练;然后就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