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是国内八所重点大学公司金融知名专家关于公司金融学科多年探讨的结果。为改变传统《公司金融》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公司金融》沿“公司与公司金融-公司投资决策-公司融资决策”线索展开,将烦琐的一般金融理论(时间价值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无套利理论、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司治理等)有机融合于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两大问题中,理顺了几大核心金融学原理对相关公司金融决策问题的支持,处理好一般金融理论与公司金融决策的关系,为复杂经营环境下各类公司的金融决策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金融》适合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以及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者阅读。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公司从本质上看是资产的集合。资产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其能为持有者带来未来的现金流;资产价值的大小是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和。公司之所以可以理解为资产的集合,同样也是因为其能为所有者带来现金流。公司价值的源泉有两个:二是通过有效的投资决策,增加未来现金流,控制资产风险水平;二是通过有效的融资决策,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降低价值评估过程中的折现率。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取决于资产的获利能力,折现率取决于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取决于融资工具选择与资产风险特性。由此可见,所有公司金融决策问题都可以统一为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两大类问题。
公司投资决策集中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的配置,包括流动资产的配置、实物资产的配置、项目投资、金融资产的配置、对外股权投资和战略性并购。公司融资活动同样是价值创造的环节,它涉及公司的风险和融资成本,涉及资产负债表右边项目的选择,包括资本结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及各种创新性融资工具的选择。
公司金融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控制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为基础,谋求解决以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为核心的一系列公司金融决策实务问题。
公司金融是以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创造为目标,分析公司融资、投资策略,研究融资、投资决策方法的学科。传统公司金融主要讨论四个问题,即资本预算、融资决策、股利决策、运营资本管理。当前,国内外传统《公司金融》教材主要包括以罗斯等为代表的以讨论公司金融决策实务为主的《公司理财》和以让·梯若尔为代表的以讨论公司金融理论为主的《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金融理论》教材以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为工具,讨论了公司金融的若干前沿理论问题,适合作为公司金融学者、博士生进行理论研究的参考书。传统《公司理财》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公司理财》以公司金融实务为主,相关金融理论问题分布在“投资学”“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理论”等学科中,理论与实务分离,增大了学习难度。
(2)传统《公司理财》知识点杂乱堆砌,相互之间内在逻辑不清楚,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学生无法形成“公司金融”学科的整体框架,通常只知道“大象”的一部分。
(3)传统《公司理财》侧重投资决策,对公司融资决策相关问题缺乏系统讨论,事实上,融资决策问题在公司金融决策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4)传统《公司理财》在投资决策方面侧重于公司实物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决策,而对金融资产投资、战略性股权投资、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投资后的公司治理问题关注不够。
(5)国内早期《财务管理》教材体现中文“财务”的味道比较浓厚,将财务学科当做会计学科的延续;近年国内《财务管理》教材以广泛借鉴国外成熟的《公司理财》的内容体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