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新体系模式中的《实验化学》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无机、分析、有机与物化等独立开设化学实验课的体系,将几门课的基础化学实验进行整体优化组合,以基本操作与技能为主线,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物性测定技术,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物理和化学参数的测定。本书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对一些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修改,同时对于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实验化学Ⅰ》进行了整合,以更加符合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要求。
本书为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或化学研究的人员参考。
前言
《实验化学(Ⅱ)》第一版于1999年3月出版,第二版于2006年12月出版,该书是《实验化学》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在听取了使用本教材的部分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后,结合教学实际,再次对本书进行修订。本版在保持第一版和第二版风格的基础上,本着贴近实际教学,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的目的,对第二版作了如下修改:
1.增加了部分新的实验内容,删除了一些与实验教学发展不相适应的实验;
2.考虑到基础实验化学的特点和使用对象,删除了原第二版中的综合性实验,另行编写了综合化学实验教材;
3.对第二版中的实验内容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教学情况,以便于教学开展与学生使用;
4.根据教学仪器的更新与发展情况,对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进行了重新梳理,同步更新了附录中仪器设备使用说明。
《实验化学(Ⅱ)》第三版中的有机化学实验部分由俞晔组织修订,物理化学实验部分由熊焰组织修订。有机化学教研室的许胜副教授、王朝霞副教授参与编写了部分实验内容,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张健参与了部分新实验的开发工作,吴海霞、陈君琴、周佳玮也为有机化学实验部分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物理化学教研室全体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分工参与了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修订工作,宋江闯、赵会玲、朱洁、白金瑞等参与了部分新实验开发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初稿经国家级教学名师黑恩成教授审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据此进行了修改。在此谨向黑恩成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次修订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等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感谢为本书第一版、第二版做出过贡献的同仁及在使用本书过程中提出过中肯意见和建议的教师与学生。
由于编者本身的水平限制,本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疏漏,敬请各位同仁和使用本书的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以便今后能在进一步修订时予以改正。
编者
于华东理工大学
2016年3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系列基础实验课程改革教材。
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报道,跨世纪的中国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性转变是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因此,要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一些学科的严格分界将被整体优化组合的课程所代替,同时摈弃把知识分得过细,强调加强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素质教育。考虑到基础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与生化等化学实验课都统一于普遍性的化学原理和常用的实验测试手段与方法,不过是处理问题的方面与层次不同;同时,我校总结了多年来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已成立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这一新体制,所以,现在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中开设一门广谱性的《实验化学》课程是顺理的,也是适时的。
《实验化学》课程整套教材包括《实验化学(Ⅰ)》、《实验化学(Ⅱ)》与《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这套教材力求以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主线,把基础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与生化等化学实验概括为物质性质与化合物制备、物质分离与提纯、物质组成分析与结构分析、物性常数与过程参数测定和综合研究等五种题材的实验内容,据此形成了不同的板块,将几门基础化学实验整体优化组合,有重点地由浅入深从第一学期安排到第五学期。第五学期后,结合高年级的化学选修课再开设《高等实验化学》课。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原理的教学,提高实验课的理论思维以及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共性,编写了《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教材。每学期讲授其中与实验内容配套的相关章节。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苏克曼、朱洁、孙瑛、徐苹、金丽萍、方国女、高永煜等。虞大红、张菊芳、王燕等为新实验开发做了许多工作,化学实验中心的叶汝强、张济新、邹文樵等在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鼓励,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初稿经同济大学陈秉教授审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据此进行了修改。在此谨向陈秉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期望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教与学等多环节的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使之逐步臻于完善。
编者
1998年12月
第二版前言
《实验化学(Ⅱ)》第一版于1999年3月出版,是《实验化学》课程的系列教材之一。为遵循教育部有关“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改革精神,根据使用院校的反馈意见,特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本版在保持第一版编写指导思想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着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第一版做了如下修改。
1.为使教材能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实验中所涉及的仪器,为此,书末新增“附录”,对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
2.对原有的章节内容及编排做了调整,开发并精选了一些与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生活实践等有关的新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内容,突出应用性和综合性,以体现化学在近代学科中的重要性。
第二版由虞大红、吴海霞修订。宋江闯参与了部分综合实验的开发,全书由虞大红统稿。
本次修订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为本书第一版做出过贡献的同仁及在使用本书时提出过中肯意见和建议的同行。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期望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教与学等多环节的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使实验教学逐步臻于完善。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12月
第1章 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1.1化学实验室常用设备及仪器1
1.1.1称量仪器1
1.1.2加热设备1
1.1.3其他仪器设备3
1.2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安装方法3
1.2.1常用玻璃仪器3
1.2.2常用玻璃仪器夹具6
1.2.3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6
1.2.4实验装置安装方法7
1.3实验室常用加热、冷却和干燥介质8
1.3.1加热8
1.3.2冷却9
1.3.3干燥9
1.4化学试剂的规格及取用10
1.4.1化学试剂的规格10
1.4.2化学试剂的取用11
1.5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及范例12
1.5.1实验预习12
1.5.2实验记录12
1.5.3实验报告要求12
1.5.4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范例14
1.6有机实验常用数据的查找、文献检索和相关网络资源18
1.6.1工具书18
1.6.2参考书20
1.6.3化学文摘20
1.6.4网络资源21
第2章 化学物质分离、纯化和物性测定技术
实验一简单蒸馏及液体沸点测定22
实验二乙醇-水溶液的分馏及乙醇溶液浓度的测定25
实验三苯甲酸乙酯的减压蒸馏28
实验四苯甲酸乙酯的水蒸气蒸馏及液-液萃取33
实验五折射率测定37
实验六乙酰苯胺的重结晶40
实验七熔点测定42
实验八旋光度测定47
实验九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液-固萃取及升华)51
实验十偶氮苯的薄层色谱测定53
实验十一柱色谱分离荧光黄和亚甲基蓝56
第3章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
实验十二环己烯60
实验十三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62
实验十四7,7-二氯双环[4.1.0]庚烷(相转移催化反应)64
实验十五1-溴丁烷66
实验十六三苯甲醇69
实验十七苯丁醚(Williamson反应)70
实验十八二苯乙烯基甲酮(双亚苄基丙酮)(Claisen-Schmidt反应)72
实验十九己二酸的绿色合成74
实验二十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Cannizzaro反应)75
实验二十一肉桂酸(Perkin反应)77
实验二十二乙酸正丁酯79
实验二十三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81
实验二十四乙酰苯胺83
实验二十五内型-降冰片烯-顺5,6-二羧酸酐的制备85
实验二十六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二茂铁86
实验二十七乙酰二茂铁的制备88
实验二十八18-冠-6的制备89
实验二十九α-己基肉桂醛91
实验三十8-羟基喹啉的制备(Skraup反应)93
实验三十一从番茄酱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94
实验三十二超声波法制备苯亚甲基苯乙酮96
实验三十三β-D-吡喃葡萄糖五乙酸酯的微波合成98
第4章 物理与化学参数的测定
实验三十四液体黏度的测定100
实验三十五溶液表面张力测定103
实验三十六原电池反应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的测定107
实验三十七量气法测定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111
实验三十八环己烷-乙醇恒压汽液平衡相图绘制114
实验三十九计算机联用测定无机盐溶解热118
实验四十差热-热重分析122
实验四十一金属钝化曲线的测定126
实验四十二计算机在线测定B-Z化学振荡反应129
实验四十三酯皂化反应动力学134
实验四十四氨基甲酸铵分解平衡常数的测定137
实验四十五有机物燃烧热测定141
实验四十六不同外压下液体沸点的测定145
实验四十七蔗糖水解酶米氏常数的测定148
实验四十八离子迁移数测定151
实验四十九光散射法测定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粒径/Zeta电位154
实验五十可燃气-氧气-氮气三元系爆炸极限的测定158
附录
附录一部分实验仪器使用方法介绍162
附录二化合物的物理常数表177
附录三20℃乙醇水溶液密度与浓度关系表185
附录四30.0℃环己烷-乙醇二元系组成(以环己烷摩尔分数表示)-折射率对照表186
附录五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面张力、黏度、蒸气压18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