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中国哲学家,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等校任教。他创建了以内在超出形上学为特征的旁通统贯、生生不已的生命本体哲学,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方东美认为,现
本书分为三部分:专题论文是著者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对当代重要学术现象、重要学术争鸣、重要学术成果等所进行的多种专题研究;学术评论主要是著者对近些年学术界出现的不正之风、不端行为乃至学术腐败等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有对学术界正面现象的肯定和评论;学人访谈是著者对当代著名学人陈平原、温儒敏、叶朗、王一川、王岳川、熊元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处事哲理的传世经典。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其所提出的行为目标是知行合一,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南怀瑾先生深谙中庸妙义,对中庸之道有过深入研究和精到阐述。本书立足南怀瑾先生的中庸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当下的为人处事、经营管理、修养教化、自我教育、思辨哲学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现代之后的儒学》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鹏先生的一部力作。此书第一部分为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研究,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这部分一共八篇文章,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方法、内容、哲学观、文化观及对儒学的创造性贡献都作了精深的探讨,作者认为,冯友兰新理学可以说是一种“分析的”现代儒学,即以一种分析的精神和方法来阐明和转
本书所辑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五位国学大师的文章,自述其青少年时代怀乡忆亲、读书做人的经验,行文浅易清晰,内容亲切感人。五位大师出身贫寒,目睹近代中国的激荡与变迁,自觉奋发向上,探索学问,一路走来,成就了非凡的学问和人格,留名于中国文化史。回望大师们的人生轨迹,其青少年时代意志之坚强,读书之勤勉,心怀之
马一浮(1883-1967),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师、一代儒宗。他的学问思想出入儒佛,圆融通达,与熊十力、梁漱溟等人共同建立起现代新儒学。他是现代学术界的奇人,不求闻达,潜心修学,蔡元培邀请他任北大文科学长,他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辞之,但自己却在四川创办复性书院,培养儒学人才,这在现代中国教育史来说,实
《大家精要:贺麟》介绍了贺麟(1902~1992),四川金堂人,中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哲学翻译和研究专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新心学”思想体系创立者。贺麟学贯中西,一生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同时把陆王心学与新黑格尔主义进行融合、对比,对陆王心学作出了新阐释。他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应从哲学化、宗
唐君毅,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唐君毅/大家精要》解析了其以道德性的“心之本体”范畴,创构的一个庞大的“生命三向与心灵九境”体系,讲述了其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的经历,又解读了其所执笔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便于读者跟随这位“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感悟花果飘零时中国文化灵根的重新自植,从而坚守民族传统。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它包含着很多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如艾思奇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历程、艾思奇与他的惊世之作《大众哲学》、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教训以及他留给我们的现实启示,等等,都值得深度探讨。本书开篇梳理了艾思奇所从事
以往的李达论著和思想研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所依据的文本严重不足。长期以来,人们对李达论著和思想的研究所依据的文本主要是《李达文集》,而《李达文集》虽然收录了李达两百余万字的重要论著,但其篇幅毕竟只占全部李达论著的四分之一。而本书作者在编纂《李达全集》的过程中,对李达论著进行了全面搜集,并对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