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包括5篇共38章。 第一篇园林植物遗传学,在 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 基因组学、数量遗传学和群 体遗传学的基础上,重点阐 述了花发育与重瓣性、花色 与彩斑、花香、茎发育与株 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 律。第二篇园林植物育种学 总论从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 ,经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利 用、诱变育种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也面临诸多威胁。为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动态、加强区内资源管护和物种保育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区职能,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到2017年通过建立样地加强对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变化监测,2023年又
本著作共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围产期奶牛后肠道菌群和乳汁菌群的时序变化特征,确定了与奶牛血液指标相关联的潜在标志菌群,以及初产奶牛、经奶奶牛在泌乳初期乳汁菌群中与乳成分相关联的特异菌群,其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合理利用相关菌群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水平及开发益生菌制剂、促进奶牛产出高附加值生鲜乳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
本教材是本科园林专业 进行全面调整后教学内容和 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是为 适应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 要而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由 绪论、第1篇、第2篇、第3 篇共4个部分组成。绪论部 分主要介绍了草坪和地被植 物的概念、作用及发展动态 。第1篇为草坪篇(第2~5 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草坪 植物形态特征
本书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项目驱动,突出工学结合,直接对接如生产部的饲料保管员与车间中控、饲料投料员与车间中控、饲料制粒工、成品打包工,品控部的采样员和检测员等实际岗位,主要包括饲料生产与利用基础知识认知、原料的识别与利用、加工与生产、品质控制、新配方的设计与研发、饲料的利用与畜禽养殖实用技能等项目内容。本书采用实训
本书是作者基于长期身处产业一线的区位优势,对咖啡园杂草的发生概况、种类、为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精选了300余幅杂草相关高清鉴别照片编制而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当前云南咖啡主产区杂草的种类、分类地位、生长习性、危害及当前咖啡园绿色控草关键技术。书中介绍了200余种杂草,重点突出杂草的分类地位、识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作物生产产生显著影响。双季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稻田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对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反馈效应。笔者在双季稻系统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了多年田间研究,本书总结了该试验的主要结果。本书重点是明确了气候变暖对双季稻物质生产、生理生态
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在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农业生产的再发展就必须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以实现农业健康发展、优质与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集聚了众多的经验与技术,既有历
本书系统整理了涉及中兽医基础理论和中兽医临床诊疗各个方面的名词术语2400余条,将这些术语分为中兽医基础理论总论与阴阳五行、脏腑与气血津液精、经络、病因病机、治则、疾病、证候、治法、针灸等九个部分,并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和情况将各部分的术语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分为若干小节,以便于读者阅读和学习。同时本书结合中兽医临床实践和
《设施园艺作物栽培与管理技术》是设施园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物联网控制技术等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操能力,本书充分体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开发理念,编写方式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相匹配,根据设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