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刊》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代史领域学术集刊。本书为《近代史学刊》第13辑,全书分“《章开沅文集》出版笔谈”“东西方文化交流”“辛亥革命史研究”“湖北地方史研究”“经济社会史研究”“思想文化史研究”“书评”七个板块,内容涉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既有对已有研究的再讨论
《说史记》为其“夕花朝拾”系列写作计划的第二种。分为“说史”、“史说”、“说记”三部分。 “说史”记录稗官野史、名人轶事,用类似小小说或小说片断的形式,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和叙事方式,重述晚清民国史上脍炙人口的传说、记事与人物经历。该辑又分为不同系列,如名妓系列、名案系列等。体例如《上进》、《名妓列传之出关》等。 “
本书共收录了1891年到1911年法国《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所刊彩色石印画百余幅,内容涉及1891年教案、1895年甲午战争、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日俄战争、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1909年袁世凯小站练兵、1911年袁世凯剪辫子就任临时大总统等。
《四川袍哥史稿》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史料的钩沉上,而是从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的多种角度,从逻辑发展上探索袍哥存在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把逻辑发展与历史过程结合起来构筑框架,具有逻辑上的科学性。三是现实性。由于袍哥在四川有着非常深厚的土壤和根基,袍哥文化对川人在语言、心理甚至行为方式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书着重研究辛亥革命与新中国内在联系的若干重要方面。在深入细致的史实重建基础之上,具体而微地展现由辛亥革命派生出的各种“新中国”理想支脉竞争竞存优胜劣败,最终汇流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态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重在叙述史事和史事之间的实在关联,通过基本史料和问题研析,反映历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种人物的表现、
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农历辛酉年,列强公使进驻京师,三大拥兵割据的农民起义军与咸丰帝“争山”,总理衙门“开印”办公,洋务内阁诞生,曾国藩夺取了剿灭太平天国的关键一役,咸丰皇帝驾崩,“北京政变”爆发,新的新政治体制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大转折……《咸丰十一年》运用丰富翔实的史料,以咸丰十一年前后的关键事件和人物为中心,抽
《“高升号”的沉没》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高升号为主的几艘舰船为案例,不走宏大叙事的传统套路,而是以历史细节还原当年战争。诚如《台湾立报》发行人、传记文学出版社社长、美国加州大学U-CLA终身教授成露茜所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中国经此一奇耻大辱,也开始觉醒了,这是近代历史的一
本书包括实践教学模式、文物与近现代文物、红色旅游线路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阅读经典、历史人物评述6章内容。
《中国红:中国梦的历史书写》真实、生动、清晰地记述了中国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大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风雨征程;再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艰辛探索,尤其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
《纵横》30年典藏:全52册(共四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