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来把握世界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学习哲学来不断增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成为一个充满知识与智慧的人,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书包含一切哲学基础知识,是初学者必读之本。
作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是从总体上、宏观上来把握世界的,而且反映的是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一般特征。这就是说,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全面性,归根到底是理论上的概括性。所以,进行哲学思维训练,就是要不断增强我们的理论概括能力。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那么,学习哲学与我们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哲学完全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只是我们不常察觉罢了。且不提数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都是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仅就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言,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
学习哲学对于我们有用处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不学哲学也许一样可以在生活中感悟到很多道理,有很多思考,同样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但学习哲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来建立一套系统的、有规律的哲学思维认识逻辑,进而以更深刻的思考来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使我们更有意义地生活。
学习哲学能够使人充满智慧,因为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智慧的学问。学习它,人会不断地获得智慧,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但这种智慧的获得是通过各种哲学思想的探讨,从而使人具有哲学思维而完成的。理性只是一种哲学思维而已,哲学的思维有很多,所以学习哲学的精髓就是借鉴哲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最终使得自己有良好的哲学思维方式,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哲学,能够使人变得更深刻、更有思想与内涵。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要学习哲学,把哲学原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岩田,原名吴力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原内蒙古通辽电台新闻中心编辑记者,现从事文化出版事业。出版《左手温暖右手》、《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低调的智慧》、《一生三智》、《一生三策》等作品,出版现代禅系列《禅在心中——得失寸心知》、《禅在心中——本来无一物》、《禅在心中——灵山在心头》等作品。
由台湾先智出版的《为自己亮一盏灯的50则箴言》、《打开心田的50把钥匙》、台湾海鸽文化出版的《方与圆》等作品也深受广大台湾读者的欢迎。
第一辑 哲学概念
中国卷
阴阳八卦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于《周易》,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
《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四季养生也分别对应为:生、长、收、藏。八卦,即干、坤、巽、兑、艮、震、离、坎。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五行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种状态,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木指事物的萌发、成长阶段;火指事物的鼎盛阶段;金指事物的衰退阶段;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根据太极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终点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说水是上一个时期的终结,下一个时期的孕育阶段。土是万物的归宿,又是起点。万物生于土、终归于土。
《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点类似于现在说的矛盾双方,这是从空间意义上对事物的概括。阳代表事物刚性、外在、向上、运动、简明、积极的一面,阴象征事物阴柔、内在、低下、静止、细腻、消极的一面。阴阳两方可以表现在同一系统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事物上。而且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以人为例:男为阳,女为阴;一个人身上,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形为阳内部为阴。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从字面意思来看,能爱人即为仁;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敬人即为礼;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即为智;信者,人言也。进一步说,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复、诚实不欺。
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贵阳而贱阴”理论,对五伦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连用。
性三品说
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认为“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这就是“性三品说”的基础。
董仲舒以后,王充明确指出:本性有善有恶,是指一般人的本性;孟子说的“性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说的“性恶”是下等人的本性,从而更加明确了人性分为三等。
到了唐朝,韩愈作《原性》,明确提出“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的本性(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上品的人,有一条做得很好,其他四条也能做到;中品的人,有一条做得较差,其他四条则勉强可以;下品的人,其中的一条会完全做不到,其他四条也常常违背。同时,韩愈提出对上品人用“教”的办法,对下品人用“制”的办法,使之“畏威”。教育可以使中品的人变好,但无法改变下品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