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本项目对相关研究的继承和拓展,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融合食品供应链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等展开理论分析,构建了基于行为视角的研究框架。
②对2009年至2013年期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区在食品供应链加工环节,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很多的是肉及肉制品。利用问卷,对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调查问卷,对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③根据理论分析和调研,界定了食品供应链风险行为的内涵,将影响食品供应链风险行为的因素区分为主体性和制度性两类,彼此相互作用,其中主体性因素进一步细分为代表企业行为的高管主体和普通员工主体两个层次。
④分别从高管和普通员工行为视角实证分析了食品供应链风险的形成。
⑤从行为角度梳理和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的法律法规、组织体系、策略和手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我国当前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体系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⑥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为典型案例,从规范化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通网络建设、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全员性的责任落实,以及企业文化的塑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其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的做法,并从行为视角总结了该公司在食品供应链风险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
⑦从大力营造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行为的环境氛围和构筑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两个层面,提出了防控食品供应链风险的政策建议。
刘永胜
1963出生,河北唐山人,管理学博士。现为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团队带头人。
2002年以来,致力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的“供应链管理”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领衔编著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领衔编著的《供应链管理基础》教材获得第二届“物华图书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先后在CSSCI期刊、CSCD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及EI期刊上发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了《供应链协调理论与方法》《小城镇流通企业供应链问题研究》《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风险预警研究》《供应链风险研究》《企业物流风险研究》6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