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价值追求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蕴含的课程文化及其价值追求的梳理和反思,以元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功能结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目前国内外社会背景为实践依据,构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然”的价值追求。提出培养“完整的人”的“应然”的内在价值追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的社会价值追求,并提出实现策略。
邱芳婷,女,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担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1部,现主持国家、自治区级、教育厅级科研项目5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课程文化及其价值追求解读
第一节 课程文化释义
第二节 课程文化的表征方式
第三节 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解析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课程
文化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
价值追求(1949-1952年)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
价值追求(1953-1957年)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基础教育
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1958-1965年)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
价值追求(1966-1976年)
第五节 恢复和重建期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
价值追求(1977-1985年)
第六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基础教育
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1986-1999年)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
价值追求(2000年至今)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选择的文化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主体文化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实现
第五章 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然”的价值追求构建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及其价值追求的反思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价值追求“应然”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价值追求“应然”构建的实践依据
第四节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然”的价值追求
第六章 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应然”的价值追求的实现策略
第一节 更新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选择的文化
第二节 落实课程选择的文化,深入开展”课程主体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