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娇生惯养
娇生惯养(Entitlemania)一词指的是孩子认为自己不必付出任何努力,理应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往往不能认识到,孩子被惯坏最大的责任
就在于自己。
也许你刚为人父母,害怕自己不能正确教育孩子,使孩子不懂得珍惜感激,不懂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你的孩子已经 10 岁了,或者十几
20 岁了,正在读高中、大学,甚至已经成年了。无论如何,本书都将帮助你了解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宠坏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很不好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让我来告诉你应该如何挽回局面,帮助孩子渐渐回到正常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得成就。
我的名字叫理查德瓦茨(Richard Watts)。许多富裕的美国家庭雇我做顾问,我作为私人顾问及法律顾问的职责是预见到他们生活中将会出现的困境与障碍,并设法让他们的儿女、孙辈不被财富引入歧途。财富若是不谨慎对待,很可能会毁掉孩子。很多孩子面对财富不懂感激,甚至忘恩负义;有的会在财富面前迷失;更有甚者抓得一手好牌,却沾染不良习惯
而从此堕落。30 年来,我见证了几十个孩子的成长,有的走向了成功的坦途, 而有些则只能面对惨淡的失败。他们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差别。
在我的第一本书《财富寓言:富人的烦恼》(Fables of Fortune : What
Rich People Have That You Dont Want)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违反直觉的现象:我们拥有的越多,就越难感到快乐。我的第二本书,也就是本书,仔细讨论了:一片好意的父母是如何过度放纵及代管孩子的生活,从而使得孩子无力面对现实生活。而且,父母给予孩子太多,使孩子无法发现自己的真正志向所在,让他们无法体会战胜困难后的自尊及满足感。
父母的错
大多数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希望子女尽可能地少受挫折,觉得自己能帮助子女过上好生活。
但谁都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孩子在生活的每个分叉路上,都有父母的悉心指导,父母还给了他们无数的机会。而哪怕现代世界信息 唾手可得、知识资源丰富,许多孩子还是对未来毫无准备,这是为什么?
明明已经处处留心了,是哪个步骤没有做好呢?父母为孩子仔细规划、严 格执行,尽最大努力减少孩子会遭遇的失败,给予孩子一切机会。在父母 小时候,这些机会因为疏忽或经济原因而不曾获得,现在却在孩子身上加
倍弥补,做到了把什么都给了孩子。
这样有用吗?罗伯特伍德森(Robert Woodson)说过:我们给了孩子我们不曾有过的东西,却也让他们无法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
这个道理很简单:给得越多,夺走的也越多。父母所做的选择不是给 些什么,而是夺走些什么。如今的父母总是操心咖啡、高尔夫、购物、餐厅这些事情,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丝毫没有负起责任的意思:现在的孩子觉得父母的就是他们的,他们想要什么就该有什么,怎么这个样子?这可
不是我们的错,错的是社会、大学、同龄人的压力,这些东西让我们不知好歹的孩子一点都不懂感恩。大错特错!真正错的就是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谁能抗拒呢?孩子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娇生惯养,而父母却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被认可和理解。
娇生惯养并非现代产物
娇生惯养看起来是一个现在才出现的问题,但其实这个现象根本不新鲜。弗洛伊德(Freud)在 19 世纪就谈到过娇生惯养的问题:
他们总觉得孩子应该是完美的,完全忘记了孩子也是有缺点的。好像孩子就应当比父母拥有更多,应当不受生存条件所限,意志与思想不该被束缚,自然法则、社会法则都应该依着孩子,
孩子应该是一切的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谈的娇生惯养不是什么长篇大论的深奥科学。此书是为读者、为父母而著,以避免错误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产生副作用。我所得出的结论均来自我的职业生涯及个人生活所见。我所提到的事情均为真实故事,但为保护隐私,所提及的人名是经过修改的。这些故事将让读者了解,哪些方法能够奏效,哪些又失败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果孩子还小,本书将帮助父母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如果孩子已经长大,本书会帮助父母 将孩子的生活拉回自尊自足的正轨。很多娇惯其实在孩子还没出世时就已经开始酝酿了,而且这种娇惯能够持续到孩子60岁。虽然本书提到的一些子女来自富裕家庭,但这些事例中体现出的问题或许只是普通家庭出现的问题的放大版本而已。为什么孩子认为工作会轻
轻松松得到?为什么他们能面不改色地拥有父母辛苦挣得的东西?他们要如何才能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的父母自己都是通过辛苦学习才获得学位,为何却要让孩子避免现实世界的困难?现在的父母为何认为,孩子不应该面临压力?为什么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成就感能够直接传递给孩
子?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教育的世界,寻求真相。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些不愿 接受的答案。娇生惯养的孩子不仅有溺爱孩子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人的溺爱都可能使孩子的视野被局限,让孩子认为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理所应当的,自己理应有某些特权。
这样的溺爱环境就像辐射,虽然无法用肉眼看见、也无法感知,但慢慢地人就会感受到其影响。但希望仍是有的,只要避免一些错误,就不用 为不省心的孩子操心一辈子。但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孩子,而在父母。
现在就开始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父母,请反省自己的态度,主要谈到了父母应清楚认识到自己为孩子做的事情有哪些出发点,这些行事准则又是如何影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第二个部分是父母该做什么,谈到了父母可以如何帮助孩子成长为内心强大、经得起挫折、独立的成年人。第三个部分父母不该做什么,谈到了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的后果。通过书中的故事,你可以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
本书的有些故事或许会令你发笑,因为这些故事也许和你自己的经历是如此相似;有的故事令人难过,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应该让儿女走自己的路,成为真正独立、独特的人。或许读完此书以后,你会感到豁然开朗。
第一部分 父母,请反省自己的态度
第一章
和孩子做朋友的观念大错特错
第二章 你是为孩子铺好坦途的直升机父母吗?
第三章 孩子不是替你完成梦想的工具
第二部分 父母该做什么
第四章
教会孩子延迟满足
第五章 让孩子学会自己奋斗
第六章 创造能让孩子铭记终生的回忆
第七章 祖辈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
第三部分 父母不该做什么
第八章
不要偷走让孩子感到自豪的人生体验
第九章 不要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
第十章 不要阻隔孩子面对真实世界的机会
第十一章 不要透露你的遗产计划
第十二章 不要给孩子留下太多遗产
结语 真的要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孩子吗?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