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典文本导读/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经典系列丛书》选取十二部具有元典意义和启发意义的绿色著作为对象,分地球之殇、迷途知返、东方智慧和诗意栖居四个部分进行导读,以作品承载的理念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生态危机的现实,探讨东西方生态思想、生态理论和生态智慧,启发人们理解绿色思想、加深绿色共识,警醒人们重返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如果把绿视作生命之色,缺少绿色的世界将是生命黯然的宇宙。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寄予着人类的希望。从人类混沌初始,绿色就满载着繁荣与兴盛。《楚辞·九章·橘颂》日:“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①《文心雕龙·原道》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②中国古代不仅有丰富的绿色思想,更有保护绿色的方法与理论。夏朝的法规“禹之禁”在《逸周书·大聚解》中提到:“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以成万财。万财既成,放此为人,此谓正德。”③后面更有“伐崇令”、“四时月令五十条”等法令和制天、顺时、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思想。这些法规与思想是古人实践的法规自控和理论自省,同时也说明古代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直到今天,环视国内外,绿色生态被破坏的程度在工业文明影响的当代尤甚!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增强改造环境的能力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与追求经济利益之时,这种需求、改造和提高给绿色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植物、土壤、生物、水、空气等人生存所必需的要素受到的污染达到非常危险的程度,绿色生态的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的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为主观纠正这种行为,为绿色生态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和思想干预,全世界的绿色生态研究者与环保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如《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增长的极限》、《我们的国家公园》、《我们共同的未来》等。以上部分著作被收入吴国盛主编的《绿色经典文库》中,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及当代学者的肯定。这些经典文本的重要性在吴国盛《绿色经典文库·总序》中说得较清楚:“正是这些书籍的广泛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改变着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成了一系列国际性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的酝酿成立及国际性环境保护运动的风起云涌,也在一定意义上延缓了某些环境劫难的发生时间。”①针对当代现实,如何理解这些经典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如何较为清晰地梳理这些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表述,并将这些绿色理论的意义简洁地呈现出来,都是我们可以展开的普及性研究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绿色经典文本的思想如何放在当代以修正损害绿色的行动与实践,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本书选取十二部具有元典意义和启发意义的绿色著作为对象,分地球之殇、迷途知返、东方智慧和诗意栖居四个部分进行导读,以作品承载的理念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生态危机的现实,探讨东西方生态思想、生态理论和生态智慧,启发人们理解绿色思想、加深绿色共识,警醒人们重返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一章从描写生态破坏与生态危机的经典作品《伐木者,醒来!》、《寂静的春天》、《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谈开。三部作品讲述了因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灾难,导致人与自然严重失衡的残酷现实。徐刚的《伐木者,醒来!》描述了当时中国各地大肆砍伐森林、破坏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引发了如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等一系列生态失衡的问题。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阐明滥用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药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持久性、不可逆转的危害。卡洛琳·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以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对生态危机表象背后的思想意识的前奏、萌发、兴盛及动向等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
第二章以《沙乡年鉴》、《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增长的极限》为例,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质疑工业文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崇尚生态整体观,唤起人们对自然应有的爱护与尊重。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与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新的伦理学——土地伦理学,提出“大地共同体”的概念。罗德里克·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区分并命名了两种看似相像,但又完全不同的生态保护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循着这两种生态观的历史演绎的线索,尤其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发展的历史脉络,该书详细地梳理了近现代西方思想史中的相关生态伦理思想。德内拉·梅多斯的《增长的极限》提出了五个基本问题,即人口爆炸、粮食生产的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及环境污染,批判了唯发展主义。该书首次尝试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资源环境问题,预测和论述了增长的极限及未来资源的控制与消耗,对人类现代化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作出相当悲观的推论。同时,该书提出了“全球社会”的概念,认为拓展宇宙空间以适应人类不断扩张的资源需求将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第三章选取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老子》、《庄子》和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及《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探讨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态智慧。《老子》、《庄子》为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核心的绿色思想集中于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物无贵贱、自然无为、知足寡欲、柔弱不争等。这些观念以谦卑的心态要求我们顺应自然、调适自我,为自然留出更多的空间,保持绿色生态平衡。《巴塔麻嘎捧尚罗》是傣族极为重要的一部创世史诗,记录了傣族先民对宇宙天地、人类起源等重大问题的探讨,提出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动物关系的方法。在傣族先民的意识中,他们始终秉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准则,倡导“人源于自然”、“入神兽同源”、“生命同根同源”、“人类发展应师法自然”等观念,体现出傣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们关于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围绕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的福利、动物的权利等问题,从哲学、伦理学、神学、法学等角度进行思索和探讨。学者们以“护生”为名,呼吁人类要爱护动物、尊重生命、尊重物种的内在价值,把爱与道德关切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体现佛陀的慈悲胸怀,从宗教、道德伦理与哲学的角度高扬物种的生存权。
第四章通过《瓦尔登湖》、《我们的国家公园》、《醒来的森林》三部作品描绘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理想关系,揭示生命意识和生态文化内涵,提出物质生活简单化、回归自然的主张,倡导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理念。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独居时的劳动、观察、倾听、体验、梦想与写作,通过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宇宙间万物为统一体,倡导简单生活,批判工业文明,呼吁回归诗意的生活栖居。
前言
第一章 地球之殇——生态破坏与生态危机
引言
第一节 《伐木者,醒来!》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二节 《寂静的春天》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三节 《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二章 迷途知返——生态转向与理论创新
引言
第一节 《沙乡年鉴》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二节 《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三节 《增长的极限》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三章 东方智慧——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
引言
第一节 《老子》、《庄子》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二节 《巴塔麻嘎捧尚罗》导读
一、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三节 《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四章 诗意栖居——亲近自然与回归家园
引言
第一节 《瓦尔登湖》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二节 《我们的国家公园》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
第三节 《醒来的森林》导读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文本导读
三、作品节选
四、延伸阅读
五、问题思考结语
绿色中国梦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