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处世智慧》运用简单易读的文字与现代生活语法,在生动的故事中,诠释庄子的处世智慧,探讨人世间的成败得失,并学习倾听生命、面对死亡,打破现代人的种种迷思,让我们能够找到生命的出口,进而寻求自我的定位与处世之道。
道家哲学真正体现了哲学其实一直“完成于未完成之中”的真谛,因为我们始终走在道上,任谁都不必一往直前地赶到路尾;也许,人生之路无头也无尾,因为生命宝藏遍地皆是,是怎么也挖不尽、花不完的。
而老子与庄子一点也不唠叨,一点也不心急,他们有言而无言,有为而无为,只是我们自己却像个多动儿般奔忙不已;竞不知所为何来,也许,天地正谛听着人间所有的音声与言语,而自作聪明之徒是真的该好好回到古老的经典,回到智慧的宝库,别竞日在现代的信息堆里打滚了。
释迦牟尼示现于古印度,是宗教信仰的一大事因缘;
庄子出现于古中国,则是人类智慧的一大事因缘。
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三七0年,卒于公元前三00年。
但庄子可没有“八字”,因为他不仅属于人间,他更属于天地,属于自然,属于这真实的世界。
人人说庄子神秘,但他却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有人说庄子可能是个怪胎,总显得桀骜不驯,但他可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由他和惠施的友情就看得出来。更有人以为庄子故弄玄虚,玩一些逻辑的游戏;不过,他其实很会讲道理,更会说故事,而且讲得头头是道,说得引入入胜。
哎!庄子其人其事,已经让他成为中国最可爱的哲学家——而且是另类的哲学家,因为他不热衷理论,不耍弄概念,更不去做什么研究计划或发表什么期刊论文。
看来,庄子可是很认真地在生活,而且还似乎很懂得生活;虽然他穷,却穷得很有骨气,而他弃权位、名利与官爵如敝屣,他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当然,庄子不是圣贤,也不是神仙。
叶海烟,辅仁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曾经做过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哲学学会会长。近年来,尤其关注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以及现代人究竟能如何安身立命的课题。
著有《庄子的生命哲学》、《老庄哲学新论》、《道德,理性与人文的向度》、《人文与哲学的对话》、《中国哲学的伦理观》、《哲学与人生》等多部作品。
代序:庄子的生命·天然的智慧
——“生命智慧”的写真集
前言:宏观与达观
——一道家的生命智慧
人问的哲学家
——庄子现真身
生命的孕育
——“海”字有个“母”《逍遥游》
小鸟的呢喃《逍遥游》
什么叫“超越”《逍遥游》
有蓬之心《逍遥游》
大树下的风光《逍遥游》
“天籁”谁听见?《齐物论》
人间写真《齐物论》
一颗现成的心《齐物论》
一切都是相对的吗?《齐物论》
盗亦有道乎?《胺箧篇》
灌园老丈的坚持《天地篇》
我们该怎么读书?《天道篇》
你还在“欣羡”什么?《秋水篇》
知龟之乐《秋水篇》
鼓盆而歌,为那桩?《至乐篇》
长得漂亮,也要长智慧《山木篇》
“麻吉”的最高境界《徐狸鬼篇》
附章:活出道家智慧的光彩
“关系”有何关系
“自知之明”真正妙
我们为何心不安?
“客观”就够了吗?
社会与人生是两回事?
空有无碍的智慧
学习谦虚,自我超越
《庄子》内篇全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