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从一棵青菜看江南人的小日子
疫情期间,接到苏州嵇元老师的电话,希望我为他的书写篇序。虽然我没有为人作过序,但是却答应嵇元老师了。
认识嵇元老师,是在2018年,我应邀给苏州电视台策划一部纪录片,做外宣之用,但是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对苏州毫无概念,除了苏绣、园林、评弹,几乎一无所知。我必须从零开始做调研,在国家图书馆查了一堆书,发现一本《走读苏州》,看下来,很喜欢。首先,凭借记者的直觉,我感到书里的很多细节,是一般人不易获知的。作者就是苏州人嵇元,有将近三十年记者工作经验,这让他有一双能发现故事的慧眼。他走遍苏州的角落,和各种人聊天,田野调查让他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这种细,不是特写镜头般的细,是微距镜头般的细,这是令人着迷的。同时,作者的历史观、价值观格局之大又赋予这些细节以独特的生命力。我决定一定要见到嵇元老师,通过他,了解苏州和那里的人。
我通过苏州电视台的记者约了嵇元老师见面,他当时非常意外,其实我也很意外,我没有想到他的工作室在一个旧工厂的办公楼里,没做任何装修,简陋狭小,窗帘都不完整,以至于我带的摄影师找不到好的拍摄角度,不过我们很快就开始了愉快的谈话,其间我问了他一个问题:“您觉得,苏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说:“苏州是个高贵而低调的城市,苏州人也是这样的,高贵的人都是孤独的,但是他们都有目标。”这句话,令我有所触动。我觉得嵇元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后来,我把这句话用在了我的片子里,并把这个纪录片起名为《低调苏州》,先导片花做出来后,获得广泛好评,其中的一句解说词“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看不见的角落,高贵而孤独,高贵的人都有目标”,深得人心,这句话,我写的就是嵇元老师。
因为种种原因,片子最终没有拍成,当然很遗憾,但我和嵇元老师就这样结下了友情。春节、清明、端午,我就会收到苏州粉红色的年糕,最好的青团、蹄髈和肉粽子。放粽子的塑料袋里,会有小纸条,用圆珠笔写着“鲜肉粽”。
我呢,其实不是文字工作者,我是个纪录片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九年前我和同事们一起完成的,后来红遍全中国。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个片子,其实我很清楚,除了诱人的美食之外,大家喜欢这个片子里中国人的朴素和勤劳。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这个纪录片的价值观。
中国农民自古就懂得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出丰富的食物原材料。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惜最大限度地投入劳动力,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但是这些农业时代弥足珍贵的生活智慧日趋消失,在网上随手点外卖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土地相处、怎么劳动、什么才是干净的食物,我觉得这太可惜了。
为此,我走遍全国,寻找朴素而内心丰富的寻常百姓,寻找中国人和食物本来的关系。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吃干净清洁的食物,吃自己地里的菜,没有长途运输,没有反季节蔬菜,讲究当时当令,每个家庭主妇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怎么腌咸菜、点豆腐、晒菜干、做腊肉,她们把本不富裕的日子操持得有滋有味儿。
嵇元老师这本新书的写作理念确实和我有许多相通之处,写的都是老百姓的小日子,越读就越想好好生活。我认为这才是活着的本真之美,或者就如嵇元老师所说的这是一种诗意吧。
这本书,是说江南人如何吃素蔬吃出诗意,这种诗意在我而言,就是人情味儿。这是一本让人感到活力和温度的好书,就像苏州清代小说《浮生六记》里,芸娘寒夜为沈复准备的“暖粥并小菜”那样,令人感同身受。
今天的生活是富足的,但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满足口腹之欲,那就非常苍白无聊了。吃得干净,吃得节制,吃下的和需要的相得益彰,是至高境界,于是乎,怎么吃好一日三餐,变成了一个命题,这本书通过探究菜蔬的来龙去脉,给我们找到答案。
从阅读感受来看,文字淡雅,和江南、素蔬气质一致,不油腻,也不寡淡,掩卷之后,令人回味。
关于嵇元老师的这本只写蔬菜和素菜的新书,我就不说太多了,因为,一个对的作者,是不可能写错的东西的,大家看就好了,高贵的你,会喜欢的。
任长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后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主任医师、博导毛忠琦教授和副主任医师殷骏博士、主治医师吴润达博士组成小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病态性肥胖,在苏南地区有良好影响。他们有个为病人服务的微信公众号,约我每周义务撰写一篇清淡素菜的小文。为病人服务我当然愿意,但以前学过的普外科知识已趋向于零,我为此阅读了美国的《微创外科学》专著和一些论文,了解此学科专业知识,专门采访了三位病人,亲耳听到病人评价疗效很好,于是才答应了。一年写下来,写有50多篇,我敝帚自珍,这些素菜菜单式稿件没有丢弃。
2020年年初,我携家眷出去过春节,谁知春节期间我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只好住在没电脑也无网线的外面,不能回家,办公的地方也不能去,原先计划要做的事也无法做了。看到手头这素菜初稿,想到了过去我和父母一同走过的岁月,也想到了一些关于菜蔬素食的逸闻趣事,经过思考认识到蔬菜在江南人生活里的重要性和种植、供应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了解了经过南朝梁武帝提倡食素后,影响深远,加上四季分明、特产丰富,江南菜蔬的独特性和苏州在江南素食文化中的地位,形成了从民俗、文化、哲学、健康、历史、家庭等多角度对蔬菜、素食的一些看法,无疑,著名纪录片导演任长箴老师在其作品中对饮食中反映家庭亲情、伦理、地区文化等哲学探索,通过食物反映百姓的丰富内心、体现人和食物本来关系的写作理念,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对此书写作的思路明晰起来。
于是就借这50多篇简单稿子为基础,充实,改写、补写成这部约30万字的书稿。
我是烹饪界的外行,好在中国饭店协会顾问、江苏省烹饪协荣誉会长、苏州市烹饪协会原会长、苏州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著或主编《食鲜录》《苏州吃》十部专业著作的华永根,吴越美食推进会创始人、上海食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吴江区非遗保护专家、《寻找美食家》一书作者蒋洪,著有三部菜谱书的苏帮菜十二宗师之一、中国烹饪(资深)大师鲁钦甫,三人答应做我写作此书的顾问,不仅对我写作时涉及的业务知识把关,随时解答我的咨询,有的细节问题还和我进行讨论,至少在烹饪业务上,不致闹出笑话,并对书稿作了认真审校、修改;《新华日报》主任记者、无锡记者站原站长冯金涛,审看了部分稿件,主任编辑王颖也时有指导。
我们国家发展变化巨大,有些问题非常专业,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我写作有帮助,今天的情况和过去大不一样,他们在市场上打拼出来的专业经验和体会,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
为了此书,许多人还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如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钦朝晖,苏州市吴中区原教育局局长陈伟俊,苏州得月楼原支部书记周静嘉和副总经理姚兰,吴门人家菜馆董事长、苏州织造官府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沙佩智,旅居东京的钱衍女士,厨龄四十多年其中在东京烧菜十三年的大厨李普跃,关西地区著名的苏州油画家李壹,定居比利时的孙罕蓓女士和定居德国的卢晓宇女士,都给我提供了有关知识和指导。杨蕴华和沈筱霞女士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不厌其烦为我做了全部文员和杂务工作。
对他们支持我写作此书,我心怀感激。特别要感谢为本书赐序的任长箴老师,她是中央电视台《人物》原编导、《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对中国餐饮影响深远,2019年在全国上映的纪录电影《生活万岁》导演,还是《极地》《原声中国》等片剪辑指导,在本书还没有动笔她就鼓励我,说书写好后她会写序。她工作安排极度饱满,却还是抽时间认真写序,序中说也认同我此书的写作理念和她有许多相通之处,让我感动和荣幸。
特别要说的是,疫情之下,学校停学,书店人少,许多人的工作和收入受到影响,图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家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我接到电话时,激动、感动之情难于言表。责编桑良勇老师对本书做了许多具体指导,使我获益良多。虽从未谋面,但心里一直有着他的美好形象,激励着我走正路、写好书。
一本书得以出版,其实有许多人默默付出了汗水和心血,我不仅感谢这些宝贵的支持,并将铭记在心,化作今后人生路上新的动力,用努力创作来回报真诚朋友的情义。
书中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指教,在此先致感谢。
嵇元
二○二一年元月十日于姑苏留余堂
时大寒,太湖冰封